1.选择题- (共11题)
1.
读我国“四个省区”图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关于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下列关于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省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 B.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乙省 |
C.丙省是湖北省,简称鄂 | D.丁省是黑龙江省,有极昼极夜现象 |
A.结冰期最长的是① | B.汛期最长的是② |
C.水量最大的是③ | D.含沙量最大的是④ |
2.
下图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 )
【小题3】与甲国相比,我国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 B.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
C.地跨寒、温、热三带 | D.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
A.俄罗斯和美国 | B.加拿大和巴西 | C.加拿大和美国 | D.俄罗斯和加拿大 |
A.海陆兼备 | B.是—个岛国 | C.是一个内陆国 | D.远离地震带 |
3.
【小题1】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小题2】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小题3】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资源紧缺 ②劳动力不足 ③环境破坏 ④就业压力大 ⑤住房困难
国家统计局我国2018年全国人口数量为13亿9千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58.7℅,男性占的51.2℅。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率为5.32‰。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我国乡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 | 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
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 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
A.秦岭——淮河 | B.黑河——腾冲 | C.长城沿线 | D.0℃等温线 |
①资源紧缺 ②劳动力不足 ③环境破坏 ④就业压力大 ⑤住房困难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⑤ |
4.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小题2】该市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3】该市最有可能是( )

【小题1】该市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3°C | B.30°C | C.10°C | D.15°C |
A.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A.北京 | B.哈尔滨 | C.上海 | D.海口 |
5.
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小题2】造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小题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B.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递减 |
C.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
A.地形复杂多样 |
B.人口分布不均 |
C.季风气候显著 |
D.水污染严重 |
A.大修建水库 | B.跨流域调水 | C.防止水污染 | D.节约用水 |
6.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小题2】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小题3】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甲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小题1】与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A.水田 | B.旱地 | C.草地 | D.林地 |
A.种植业 | B.林业 | C.畜牧业 | D.渔业 |
7.
【小题1】西城高铁连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小题2】与成都相比,西安( )
【小题3】经过西成高铁沿线,沿途可能看到 ( )
2017年12月6 El西安至成都的高铁(西成高铁)通车,两地间铁路客运运行时间由11小时左右缩短至4小时左右。下图为西成高铁分布示意图。
【小题1】西城高铁连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甘和蜀 | B.陕和渝 | C.陕和蜀 | D.甘和秦 |
A.年降水量较多 | B.受寒潮影响大 |
C.年均温较高 | D.河流含沙量小 |
A.竹林和橡胶园 | B.橘林和苹果园 | C.橡胶园和橘林 | D.茶园和香蕉园 |
8.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 B 和 C 组成我国地理分界线大致一致的是( )
【小题2】与区域③相比较,区域②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
【小题3】诗句“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描述的是那个区域的现象 ( )
【小题4】下列服饰体现区域④地方文化特色的是( )
【小题5】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区域②景观的是( )

【小题1】.与 B 和 C 组成我国地理分界线大致一致的是( )
A.1 月均温0℃等温线 | B.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
C.16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D.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
A.含沙量大 | B.水量小 | C.无结冰期 | D.汛期短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藏袍 | B.蒙古袍 | C.傣族服饰 | D.唐装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9.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湾区,读粤港澳湾区局部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城市④是( )
【小题2】港澳共同特征有( )
【小题3】图示地区夏季容易遭受的极端天气是( )

【小题1】图中城市④是( )
A.珠海 | B.惠州 | C.深圳 | D.汕头 |
A.都是自由贸易港 | B.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
C.都位于珠江口东岸 | D.都有发达的旅游业 |
A.寒潮 | B.台风 | C.梅雨 | D.沙尘暴 |
10.
下图示意台湾的地形、沿北回归线台湾岛气温的降水变化、沿北回归线台湾省的地形剖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据研究,台湾居民中汉族占 98%,主要是广东和福建移民的后代,这说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的( )
【小题3】台湾省沿北回归线降水最多、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
【小题4】下列关于台湾省城市与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5】造成我国南北方地区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差异的重要原因是(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位于北温带 | B.台湾海峡因地壳下陷而成 |
C.台湾岛地势西高东低 | D.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南方 |
A.地缘关系 | B.文化渊源 | C.历史渊源 | D.血缘关系 |
A.澎湖列岛 | B.西部平原 | C.台湾山脉 | D.太平洋沿岸 |
A.台湾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 B.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是台北市 |
C.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大 | D.台湾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A.气候条件差异 | B.地形条件差异 |
C.土壤条件差异 | D.水源条件差异 |
11.
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读新疆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主要特征,图中B山脉是( )
【小题2】新疆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
【小题3】新疆天然气资源丰富,将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最佳运输方式( )
【小题4】新疆气温日较差大,瓜果特别甜。下列瓜果属于新疆特色瓜果的是( )

【小题1】“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主要特征,图中B山脉是( )
A.阿尔泰山 | B.天山 | C.祁连山 | D.昆仑山 |
A.高寒 | B.湿热 | C.干旱 | D.暖湿 |
A.铁路 | B.公路 | C.航空 | D.管道 |
A.水蜜桃 | B.哈密瓜 | C.柑橘 | D.香蕉 |
2.解答题- (共2题)
12.
下图为我国沿32°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
【小题2】图中序号与地理事物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小题3】区域②、③之间的山脉是( )

【小题1】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
A.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
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A.①—云贵高原 | B.②—四川盆地 |
C.③—东北平原 | D.④—渤海 |
A.天山山脉 | B.秦岭 |
C.巫山 | D.横断山脉 |
1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__长河,黄河流经①处 __________ (中、下游分界点)后进入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_________ 。
(2)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②③两段河道中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__________段。
(3)甲是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和第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乙是 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1月_______等温线的分界线。
(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请写出一项可有效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1)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__长河,黄河流经①处 __________ (中、下游分界点)后进入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_________ 。
(2)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②③两段河道中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__________段。
(3)甲是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和第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乙是 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1月_______等温线的分界线。
(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请写出一项可有效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