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从两极向赤道递减 | B.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
C.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 D.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

【小题1】图所示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地势高峻 | B.气候湿热 |
C.草原辽阔 | D.沙漠广布 |
A.混血人种的故乡 |
B.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
C.传统民居中多高脚屋 |
D.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区 |
A.冬季的意大利 | B.夏季的俄罗斯 | C.冬季的阿根廷 | D.夏季的挪威 |

【小题1】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南北对称分布 |
B.从大陆中心向四周沿海更替 |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
D.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
A.甲河 | B.乙河 | C.丙河 | D.丁河 |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
【小题1】“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 D.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
A.只在热带海域航行 | B.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 |
C.只在东半球海域航行 | D.穿越了南极大陆和北冰洋 |
智利中部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气候干燥;2017 年,智利中部广大地区山火频发,被烧毁的林地超过15 万公顷,威胁多处城镇和 民众生活区。连续的森林大火造成智利中部广大地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下图为 2017 年智利火山主要发生区位置。
【小题1】从气候角度考虑,该地山火易发的时间为
A.12、1、2月 | B.3、4、5月 |
C.6、7、8月 | D.9、10、11 月 |
A.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 B.水土流失加剧 |
C.生物多样性增加 | D.环境更加优美 |

【小题1】从图中可以获得关于我国的信息是
A.东部地区地狭人疏 | B.东部地区面积更广 |
C.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 D.西部地区人口更多 |
A.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 B.西部地区河湖密布,水能资源丰富 |
C.东部地区国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东部地区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沃 |
《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线,自东向西一路行进采访,最后抵达西藏阿里地区,沿途到访300多个市县,总行程超过2万公里,节目着重展现北纬30°沿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小题1】下列景观中,摄制组可能会拍摄的是
A.北京故宫 | B.山东泰山 | C.西藏布达拉宫 | D.山西平遥古城 |
A.杭州、拉萨 | B.武汉、昆明 | C.南京、拉萨 | D.南京、昆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
B.东南丘陵、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A.![]() | B.![]() | C.![]() | D.![]() |

【小题1】40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体现在
A.各部门产值比重均增加 | B.渔业产值比重增长最小 |
C.种植业产值比重增加最大 | D.农业产值结构更加协调 |
①畜牧业比重增加,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②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功能逐渐增强
③渔业产业快速增长,保障了基本供给
④种植业比重调整,国家粮食安全难以保障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小题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地势 | C.地形 | D.海陆位置 |
A.甲地—丰沛的大气降水 | B.乙地—地下水 |
C.丙地—祁连山冰雪融水 | D.丁地—塔里木河 |

【小题1】关于台湾岛的正确叙述是
A.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 B.河流短小,水流平稳 |
C.位于板块内部,极少地震 | D.铁路线路呈环状分布 |
A.东部地区 | B.西部地区 | C.南部地区 | D.北部地区 |
①山区面积广,矿产丰富 ②沿海多优良港口 ③纬度位置低,气候湿热 ④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我国第一大岛 ②地理位置重要 ③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④气候湿热,平原面积大 ⑤盛产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下图为北京市域空间结构规划(2016—2035年)。
【小题1】“一区”是指生态涵养区,主要位于北京市的
A.东部、北部平原区 | B.东部、南部山区 |
C.西部、南部平原区 | D.西部、北部山区 |
A.科技创新中心 文化中心 | B.文化中心 政治中心 |
C.国际交往中心 政治中心 | D.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
A.工业基础雄厚 | 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
C.高等院校云集 | D.劳动力资源充足 |
A.发挥资源的优势 | B.缓解能源短缺 |
C.促进高新技术发展 | D.完善交通线路 |
2.解答题- (共4题)

(1)印度的首都是___________,恒河被视为印度的圣河,其流向是___________。
(2)右图为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描述该地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该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等。
(3)下表为印度的特色主食及其相关地理知识,完成表中空格部分。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为解决粮食无法自给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 “第一次绿色革命”,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增加化肥、灌溉、农机等投入。原先只适于雨季耕作的夏季作物,改造培育成适于较寒冷和较干旱地区种植的冬季作物,使不适于种植夏季作物的地区变成重要产粮基地。采用轮作制,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可收两三种作物。至198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 237万吨,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印度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构想, 将其目标定义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 作物生产不仅要继续提高产量、改良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大幅度地减少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用量,发展有机农业、以信息技术带动农业等,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阅读资料,概括两次绿色革命采取的主要措施及主要目的。资料一 两极地区图
资料二 两极地区气候资料表
(2)除图中信息之外,说出两条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地理环境的其他不同之处。
(3)阅读两极地区气候资料表可知:南北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其重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 、降水量 ;由此推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气候特点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4)南极洲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洲,又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说明其原因。
(5)各国科学家相继到南极进行有规模的实地考察,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地区,需要大量能源资源,从国内带入运费较高,如果能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是________,科考人员在南极地区生活,要克服的恶劣自然环境条件有________、 等。

(1)北方地区地处五带中的 带;位于 以北,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大致以 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东临渤海和 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3)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
(4)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 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 ,加之多风,蒸发旺盛。(5)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种独特地貌如下面框图中的景观图片所示。该地貌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将下列框图内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表示该地貌的成因。

(6)说出两条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方法和措施。
2018年4月13日,海南迎来了建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引起师生们的共同关注。北京某中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以“海南岛旅游”为主题进行学习,撰写研究报告。
(1)下面是某同学的研究报告摘录,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结合图文资料,从中挑出三处。海南岛地处热带,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呈辐射状入海。河流相对短小,流速较快。岛上降水充沛,受气候影响,河流径流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海南岛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地区。在这里,游人可以尽情享受椰岛海韵。驾车环岛游,沿途可以看到高大茂密的椰子树等落叶阔叶林在海风中摇曳。还可以品尝芒果捞、菠萝饭、核桃、柿子等海岛特色美食。海南岛不愧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
示例:错误:北高南低
错误1:
错误2:
错误3:
第二小组以“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为主题进行调查。
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育种的天堂”,全国农作物种子繁育单位在这里开展农作物种子繁殖、制种、加代、鉴定等科研生产活动。所谓“南繁”,就是利用三亚独特的气候条件加种一季作物,这样一年内南方、北方交替种植,以此加速繁殖,加快品种培育速度。授粉是育种的关键环节,阳光越烈对农作物授粉越有利,授粉期最怕阴雨天。
(2)从气候角度说明“南繁”选在三亚及附近地区而非海口的主要原因。第三小组以“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主题进行探究。
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岛拥有世界水平的热带海岛、海滩与海洋等旅游资源,是以旅游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自由岛,以人流带动特色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3)海南岛建成自由贸易港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多项选择)。A.经济特区经验丰富 | B.旅游资源丰富 | C.传统重工业发达 | D.国家政策支持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