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2.

【小题1】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聚落形态。岛上的“地下屋”深埋地下主要是为了避免( )
【小题2】下列关于台湾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我国台湾省的兰屿岛,有种传统的“地窖式”民居,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极具特色。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聚落形态。岛上的“地下屋”深埋地下主要是为了避免( )
A.被大风摧毁 | B.被大雨冲毁 | C.强太阳照射 | D.野兽入侵 |
A.隔琼州海峡与福建相望 | B.位于北方地区 |
C.是我国面积第二大岛 | D.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 |
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为我国领土最西端,它位于( )
【小题2】乙运河是( )
【小题3】电影《流浪地球》中:赤道刹车发动机喷射的火焰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使地球自转尽快停止。那么火焰喷射的方向应该向( )

【小题1】甲为我国领土最西端,它位于( )
A.帕米尔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青藏高原 | D.云贵高原 |
A.亚洲、欧洲分界线 | B.亚洲、非洲分界线 |
C.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 D.南、北美洲分界线 |
A.东 | B.西 | C.南 | D.北 |
4.

【小题1】图示“回南天”现象发生的省级行政区濒临的海洋是( )
【小题2】“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小题3】“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上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2019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回南天”现象发生的省级行政区濒临的海洋是( )
A.东海 | B.黄海 | C.南海 | D.渤海 |
A.![]() | B.![]() | C.![]() | D.![]() |
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 B.多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
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 D.气温回升,适宜山区踏青 |
5.

【小题1】边赏樱花边吃便当是日本人的习俗,下列食物中最不可能出现在赏花便当中的是( )
【小题2】届时“圣火”从奥运会发源地希腊送往东京最安全、快速的运输方式是( )
2020年第32届日本东京夏季奥运会的火炬设计灵感源自樱花。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边赏樱花边吃便当是日本人的习俗,下列食物中最不可能出现在赏花便当中的是( )
A.生鱼片 | B.寿司 | C.糌粑 | D.紫菜包饭 |
A.公路运输 | B.水路运输 | C.铁路运输 | D.航空运输 |
6.
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友好邻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可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经纬度大约是( )
【小题2】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对哈萨克斯坦的影响是( )

【小题1】读图可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经纬度大约是( )
A.51°N,71°W | B.51°S,71°E | C.51°S,71°W | D.51°N,71°E |
A.缓解能源紧张 | B.增加财政收入 |
C.改善大气质量 | D.促进高科技发展 |
7.
读“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 )
【小题2】应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目前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③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④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

【小题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 )
A.人口增长速度变快 | B.人口增长速度变缓 |
C.居民受教育水平下降 | D.城镇人口比重下降 |
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③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④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8.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小题2】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方式是( )
【小题3】为了有效控制甲河段洪涝灾害,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小题1】关于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 B.上游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
C.中游河道弯曲容易发生洪涝 | D.下游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
A.宜昌以上河段开发水电为主 | B.中游地区围湖造田,发展农业 |
C.上游清理航运通道,避免淤塞 | D.下游限制人口迁入,减少污染 |
A.建设航道,完善交通网络 | B.保护环境,开发旅游业 |
C.修建堤坝,疏浚河道 | D.改善气候,发展畜牧业 |
9.

【小题1】图中甲地属于( )
【小题2】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地属于( )
A.湿润地区 | B.半湿润地区 | C.干旱地区 | D.半干旱地区 |
A.夏季温凉 | B.地势低平 | C.土壤肥沃 | D.降水充沛 |
11.
下图是中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图中甲地与乙地相比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地形特征,

以下形容乙地地形特征正确的是( )

以下形容乙地地形特征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B.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
C.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2.解答题- (共5题)
12.
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瑞士的地势倾斜特点_________,从地形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之称的原因是_________。
(3)据材料一,瑞士适合发展_______业,瑞士有“钟表王国”之称,钟表制造业属于__________(重工业\轻工业)。
(4)据图和材料分析瑞士发展交通事业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
材料一:瑞士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气候宜人。
材料二:瑞士社会祥和,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钟表业、金融业、航空运输业等行业发达。
(2)瑞士的地势倾斜特点_________,从地形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之称的原因是_________。
(3)据材料一,瑞士适合发展_______业,瑞士有“钟表王国”之称,钟表制造业属于__________(重工业\轻工业)。
(4)据图和材料分析瑞士发展交通事业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
13.
读左图“中南半岛地形图”和右图“曼谷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南半岛因位于甲______(国家)以南而得名,它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2)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是________,此特点的形成和它位于板块的______(挤压\张裂)处有关。
(3)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
(4)据图推测这个地区人口主要分布特点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泰国首都曼谷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城市,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1)中南半岛因位于甲______(国家)以南而得名,它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2)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是________,此特点的形成和它位于板块的______(挤压\张裂)处有关。
(3)中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
(4)据图推测这个地区人口主要分布特点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泰国首都曼谷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城市,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14.
读左图“福建略图”、右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福建省山区面积广阔,地形类型以山地和______为主,河流流向是______。
(3)端午节期间福建省的降水量______,河流水位______(高、低),有利于福建人民在D______(河流)、晋江、九龙江等河流的下游地区举行赛龙舟比赛。
(4)除水位因素外,福建河流下游地区有利于举行龙舟赛的水文优势还有____________。
材料一.福建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每年降水量达1400-2000mm之间,3月—6月降水量占全年50%以上。
材料二.春末夏初的端午节是汉族人传统节日,在节日里全国许多地方举行赛龙舟。
(1)福建位于A______山脉以东,B______海峡以西,西南面是C______(简称)省。(2)福建省山区面积广阔,地形类型以山地和______为主,河流流向是______。
(3)端午节期间福建省的降水量______,河流水位______(高、低),有利于福建人民在D______(河流)、晋江、九龙江等河流的下游地区举行赛龙舟比赛。
(4)除水位因素外,福建河流下游地区有利于举行龙舟赛的水文优势还有____________。
15.
小红同学2018年旅游了祖国的四个省级行政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省位于____________(地形区)。小红了解到此省的农作物在春秋季节经常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2)甲所在的省区全称是____________,该省区的____________景观广布,小红了解这里的生产、生活的水源主要来自甲____________山脉、昆仑山山脉等高山冰雪融水。
(3)B省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小红了解到B省种植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C省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小红了解到C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比A省低得多,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1)A省位于____________(地形区)。小红了解到此省的农作物在春秋季节经常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2)甲所在的省区全称是____________,该省区的____________景观广布,小红了解这里的生产、生活的水源主要来自甲____________山脉、昆仑山山脉等高山冰雪融水。
(3)B省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小红了解到B省种植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C省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小红了解到C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比A省低得多,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16.

(1)成渝经济区中的“成”指我国四川省的行政中心__________,“渝”是指我国直辖市__________。
(2)归纳分析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
(3)A为__________山脉,它是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之一。C所在的平原地区的河流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B处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城市群,C河对B、D经济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
(5)B城市群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辐射带动作用,它对D经济区发展的支持有___________。
成渝经济区位于我国西南的人口大省,是西南地区经济核心地带。
读B、D经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成渝经济区中的“成”指我国四川省的行政中心__________,“渝”是指我国直辖市__________。
(2)归纳分析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
(3)A为__________山脉,它是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之一。C所在的平原地区的河流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B处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城市群,C河对B、D经济区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
(5)B城市群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辐射带动作用,它对D经济区发展的支持有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