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1课 先师孔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272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主张在中外历史上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
材料二欧洲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对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至极,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这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材料三第十二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研修主题是“《论语》中的‘和’与‘中庸’”。来自大陆及港、澳、台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哪些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伏尔泰认为“奉行儒学的中国”为法国人提供的“榜样”指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伏尔泰推崇儒学的目的是什么。
(3)当今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师生共同研修《论语》有何现实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其思想浸润中国历史2000多年。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孔子式的实践。在人民公社时期,在改革之前的国营企业里,我们不去着力研究如何把“蛋糕”做大,而是专心研究如何平分“蛋糕”,于是“大锅饭”就形成了。“大锅饭”越吃越稀,甚而至于逐渐变为“大锅粥”“大锅汤”了。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据材料二,说明老农为何不欢迎孔子式的实践。
(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孔子观点的局限性。

2.单选题(共3题)

3.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畏缩),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礼能使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B.礼是人们立身立国的基础
C.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D.要克己复礼,匡扶社会秩序
4.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那么,“仁”的思想
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就是“和而不同”
C.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D.认为“过犹不及”
5.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3.选择题(共1题)

6.

质量为4.0 kg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角斜向上、大小为20 N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沿水平地面运动。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为{#blank#}1{#/blank#}N、方向{#blank#}2{#/blank#};它在5.0 s时间内的位移为{#blank#}3{#/blank#}m。(取g = 10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