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晋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1稳步展的农业 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254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9

1.选择题(共15题)

1.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采矿业
2.

   读“我图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高原为(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小题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分别最适合发展(   )
A. 甲地—林业 大兴安岭—畜牧业 东北平原—种植业
B. 甲地—种植业   大兴安岭—林业  东北平原—畜牧业
C. 甲地—畜牧业   大兴安岭—种植业 东北平原—林业
D. 甲地—畜牧业   大兴安岭—林业 东北平原—种植业
3.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方式比较合理的是
A.在内蒙古草原上垦荒种粮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在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
D.在青藏高原上发展高寒畜牧业
4.
下图是“我国某两种农作物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①大豆、②棉花B.①甘蔗、②油菜
C.①油菜、②大豆D.①棉花、②甘蔗
5.
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是(  )
A.川、湘、豫B.渝、鄂、贵C.晋、鲁、冀D.陕、甘、宁
6.
下列行业中,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的是(   )
A.工业B.交通运输业C.商业D.农业
7.
某区域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因地制宜适合发展(  )
A.畜牧业B.林业C.渔业D.种植业
8.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大面积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C.依靠科技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
D.国家制订有效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9.

读一读,完成练习。

马克·吐温保护树木

闻  增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写了很多反映人和自然的作品,他本人也十分喜欢大自然。马克.吐温晚年准备盖一幢自己的房子,就设计好了图纸,请工人来平整地基,修建住宅。工程进展很快,马克·吐温每天都来看看,对工人的工作很满意。

    有一天,马克.吐温来到工地,忽然看见工人正在砍一棵小树。他生气地大声喊道:“上帝啊,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别砍这棵树!”工人们疑惑地说:“先生,您是说要把这棵树留在您将来的卧室里吗?”其他工人都笑起来。马克·吐温走过去,一把抢过工人的斧子,扔在一边,生气的说:“那棵树要是碍事的话,就换个地方盖房子。要是没有合适的地方,我宁愿它长在我的卧室里。”

    “您是说仅仅为了保住这么一裸树,您要换个地方盖房子吗?”

    “你说得对,我决定换个地方盖房子,就这么办吧!”

    于是,挖地基的工作停了下来。马克·吐温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他的态度是:宁可不盖房子,也要保护那棵小树!最后,房子的位置还是更改了,那棵小树保住了。

10.看图回答

11.
影响“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农业生产的模式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气候变化
12.
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主要分布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B.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
C.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
D.海水养殖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13.设集合B={x∈Z| {#mathml#}63x{#/mathml#} ∈N}.
14.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可以开发生态旅游
B.大面积种植粮食,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C.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可以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15.
在上海市郊区的农民,种植蔬菜,发展肉、乳、蛋、禽生产,主要是考虑
A.自然条件B.农业技术C.市场需求D.农民生活习惯

2.填空题(共4题)

16.
农业主要包括________业、________业、________业、渔业等部门。
17.
宜林则林、宜粮则粮——这是说明发展农业应该________。
18.
人们把利用________ 、________ 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________ 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而且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________ 和________ ,所以说,农业是支撑________ 建设与发展的________ 。
19.
我国西部地区________ 广布,以________ 业为主,那里有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分别是________ 牧区、________ 牧区、________ 牧区和________ 牧区。

3.解答题(共4题)

20.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中有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因地制宜原则,B、C、D三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B地:________;C地:________;D地:________。   
(2)近年来A地农民减少了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蔬菜、花卉的种植,大力发展鱼、肉、禽、蛋、奶生产,收入大大增加。请分析原因。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从外移植“成年”树木,进行“快速”绿化,打造城市“森林带”.我省某学校高价从海南岛买来两颗椰子树,栽种在校园的绿化广场.
材料二“砍树开荒”漫画图(如下图)。

(1)阅读材料一,有何感想?请谈一谈你的看法。(至少答两点)
(2)看了漫画,请你提一个问题,不要求回答。
22.

   下图是我国山东丘陵某地区,其中A是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农业布局。

(1)耕作业宜布局在________(填字母)处,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本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粮食作物是________,作物熟制多为________.
(2)经济林宜布局在________(填字母)地,主要种植的水果有________、________(可供选项:哈密瓜、柑橘、山楂、菠萝、苹果)。
(3)渔业宜布局在________处,生态林宜布局在________处(填字母)。
(4)B、C两地,如果利用不当,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________地。
23.
(题文)某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了映泉市的农业园。下面是同学们根据考察结果所绘制的映泉市简图和整理出来的资料,请你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 映泉市农业园分布简图。

资料二 该市近几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扩展很快。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农业因地制宜,逐渐在城区周围形成了六个各有特色的农业园。
(1)根据映泉市农业园分布简图,我们可以断定映泉市所处的地形是________。
(2)根据资料三中对高强的农业园位置的描述,在简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圈出高强的农业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