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我们政府工作就要互帮互助,决不能各行其是。 |
B.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明察秋毫。 |
C.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盲目悲观。 |
D.经过认真的准备,张亮终于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做人质。 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 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 |
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 |
C.愿王察之:观察 |
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 |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小题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小题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
B.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 |
C.时先主屯新野 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
D.咨臣以当世之事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 B.遂许先帝以驱驰 |
C.扶苏以数谏故 | D.以君为长者 |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 |
B.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明刘备是一个虽遭遇挫折但雄心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的人。 |
C.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大意是: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 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
D.甲段自述身世,讲经历,以使陛下明白诸葛亮的重要,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诸葛亮清高,谨慎,持重的性格特点。 |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赌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同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第七天,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小题1】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
【小题2】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
【小题3】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
【小题4】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八度幸福
①去过很多旅游景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名山大川的恢宏气势,也不是小桥流水的雅致幽静;不是万丈高楼的流光溢彩,也不是摩肩接踵人群的潮流时尚,而是一个并不出名的景点——草堂门口的一块杉木牌。那个牌子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如先改变自己,对方也会改变;对方有了改变,心境也会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词也会改变;言词一有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一有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一有改变,运气就会改变;运气一有改变,人生随之改变!
②多么有味道的人生箴言啊!我赞叹于景点管理者这温情的创意,当即记下了这段话。
③对我而言,这段话像一把锐利的铁锹,可以挖出板结的思想心田,让沉寂的生活春意萌动;像一缕阳光,穿透阴霾,直抵心灵深处,让被困苦挫折失落遮挡的精神叶芽,伸出拥抱阳光的手臂;像一束黑夜里微弱闪动的烛光,于不动声色中焕发生命的亮度。
④古人说“从恶如崩,从善如登”。太阳改变了脸色,夜色就多了风情万种的妩媚:冬天脱去了冰雪的桎梏,春天就多了一分沁人心脾的标致;自我改变了冷漠和自私,他人就回报出热情和友善的微笑;心境像玻璃一样在背后镀上一层水银,生活就多了一份色彩和明亮;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柔和,脚下就多了一条坦荡的道路。为人处世,一副做人厚道、处事和善的态度,必将撑起我们有风度的行走。坚持一种好的态度,就会收获一种好的习惯。好习惯就是好日子,好日子就是好运气,而好运气就是好人生。
⑤做到这样的八条是种子一样生生不息的信念。拥有这样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不绝的幸福。
⑥一粒种子将信念扎根泥土,就有了一树春秋。而一个人将一种崇高的人生观像露水一样滚动在每天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就多了一种别致和幸福。
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活着,每个人拥有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是我们对时间和生活的态度。我们羡慕别人的成功时,却忘了他所流过的泪水。我们迫切需要的不是如何一夜之间迅速实现自己的追求,而是拿出一面镜子,时常审视反省自己:你是否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刻制了一块那样的“杉木牌”?
⑧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如果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就要拥有美好的人生观,就像那块名叫“八度幸福”的杉木牌所说的。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小题2】文章第③段运用的是哪一种论证方法?这样论证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小题3】“做到这样的八条是种子一样生生不息的信念”一句中的“这样”具体是指哪一段话的内容?为什么说“拥有这样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不绝的幸福”?
【小题4】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试从文中找出一处句子作具体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