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论断: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而且是所有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
列宁认为,由于资本的国际联合已经破裂,以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整个帝国主义链条中出现了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就可能首先在这里取得突破,因此,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俄国当时就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取得成功。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
——(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1)俄国并不具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条件,但十月革命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那为什么还说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呢?
(2)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态度给我们什么启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论断: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而且是所有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
列宁认为,由于资本的国际联合已经破裂,以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整个帝国主义链条中出现了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就可能首先在这里取得突破,因此,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俄国当时就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取得成功。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
——(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1)俄国并不具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条件,但十月革命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那为什么还说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呢?
(2)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态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单选题- (共13题)
3.
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 |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4.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当前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 )
A.推翻沙皇制度,完成民主革命 |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C.粉碎白军进攻和外国武装干涉 |
D.同德国政府签订和约,退出世界大战 |
5.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十几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战”是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 |
B.“一战”加速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
C.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必须有战争作为条件 |
6.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暂时的退却”是指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
C.在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
D.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 |
7.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被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含义是
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去战胜敌人 |
B.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C.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
D.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8.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
②俄国革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占俄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④俄国横跨欧亚两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
②俄国革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占俄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④俄国横跨欧亚两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9.
1917年4月,列宁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回到彼得格勒,他在火车站广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其演讲肯定涉及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A.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迫切性 |
B.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迫切性 |
C.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迫切性 |
D.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的迫切性 |
10.
苏联著名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了。苏俄当时粮食短缺主要是因为受到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B.国内战争的影响 |
C.农业经营方式落后的影响 |
D.余粮征集制的影响 |
11.
列宁在评价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列宁所评价的政策是
A.对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
B.没收地主土地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新经济政策 |
12.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下列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①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
②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③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④能否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①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
②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③社会主义革命能否在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④能否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
13.
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它
A.是在第二国际的直接指导下得以建立的 |
B.明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进了党纲 |
C.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独立政党 |
D.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
14.
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