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21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5

1.选择题(共12题)

1.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城镇建设挤占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D.污染严重
【小题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2.
下列图片所示的传统民居中属于傣族地区的是(  )
A.B.
C.D.
3.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水资源总量最多的是
A. 北方区
B. 南方区
C. 西北区
D. 西南区
【小题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是
A. 北方区
B. 南方区
C. 西北区
D. 西南区
【小题3】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北粮南运 B. 退耕还林 C. 修建水库 D. 南水北调
4.
读图部分国家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中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类型不够齐全
B. 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资源充足
C. 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D. 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比较合理
【小题2】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A. 提高土地利用率
B.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 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5.
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主要原因是(  )
A.受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
B.受开发历史长短的影响
C.受光热、水土、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受地质作用的影响
6.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上述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7.
下列铁路枢纽中,表示株洲的是(  )
A.B.
C.D.
8.
关于下图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B.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C.毗邻东南亚,利于吸引外资
D.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9.已知集合A={x∈R|ax2﹣2x+1=0}
10.已知集合A={x∈R|ax2﹣2x+1=0}
11.
如图所示,某城镇周围地区发展乳畜业,蔬菜和花卉种植业、林业、水稻种植业,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  )
A.甲﹣﹣蔬菜种植业、乳畜业
B.乙﹣﹣蔬菜和花卉种植业
C.丙﹣﹣林业
D.丁﹣﹣水稻种植业
12.
下图是我国局部铁路线分布图,判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成昆线B.②﹣﹣焦柳线
C.③﹣﹣京广线D.④——京沪线

2.填空题(共3题)

13.
填空题。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其中, 一线以北地区以 为主,以南地区以 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         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400毫米的 地区;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
14.
填空题。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例如华北地区人口约占全国的 ,耕地约占全的 ,农业生产发达,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水资源的总量仅占全国的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是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是
15.
填空题。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首先要考虑 的特点,还要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的 条件,走科技兴农之路,发展 农业.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业人员中 所占比重大;二是成本中用于 的费用所占份额大;三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3.解答题(共1题)

16.
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表示的铁路干线名称:①是 线,②是 线,③是 线。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铁路枢纽名称:A是 ,B是 ,C是
(3)图中④铁路从 省的西宁到西藏自治区的 ,是一条举世瞩目的高原铁路。
(4)从A到B出发,经过的铁路线名称可能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