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阳县实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61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针灸(jiǔ)   譬喻(pì) 呼天抢地(qiāng)
B.和煦(xū)    症结(zhèng)  博闻强识(shí)
C.拮据(jū)    筵席(yàn)    丝丝缕缕(lǚ)
D.两栖(qī)    洞穴(xuè)    自怨自艾(yì)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逃窜   聪惠   物竞天择B.凛洌   懊悔   左右缝源
C.顷刻   俏壁   诚皇诚恐D.逞辩   默契   翻来覆去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车祸发生后,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B.“百色大发展,我们怎么办?”老区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当做实现百色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
C.晚自习课上,物理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新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D.今天艳阳高照,凉风习习,我们在草坪上,真是如坐春风。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要发挥民间的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去年12月,德保县和右江区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H7N9禽流感,百色市卫生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C.各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出了相关提示。
5.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③①④②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这是一首词,词中点明夜间的词是A_____,点明作战季节的词是B_____。
【小题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结合作品,从内容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加以解释。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点燃一个冬天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哎哎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篓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 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啦啦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吧。”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
【小题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早上:_________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_________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小题2】请对A处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小题3】文中B处画线句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小题4】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
表层含义:__________
深层含义: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
①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似有千百斤力气;一只斑斓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可他的亲哥哥武大郎,却身不满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点儿,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同是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相差如此悬殊呢?
②人体里有两大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这些腺体产生的物质,如汗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即内分泌腺。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③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脑垂体等。它们能分泌激素(即“荷尔蒙”),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点儿进入血液,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人体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是由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④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矮小且不成熟;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脑垂体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与人体身高关系极大。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⑤生长激素是怎样促进人体长高的呢?美国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后认为,生长激素对骨骼并无直接作用,它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生长因子,再通过生长因子来促进生长。要是儿童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人就长不高。
⑥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英国有份调查材料说,45%的身材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1995年,有位中国学者调查了50对一起无恙长大的双胞胎的身高,异卵双胞胎的身高平均相差4.4厘米,而同卵双胞胎的身高平均只差1.7厘米。显然,这是因为同卵双胞胎遗传基因完全一致的缘故。
(选自《解读<水浒传>六大科学谜团》)
【小题1】对于武松兄弟一高一矮原因的推断,可能性最小的一方面因素是(   )
A.甲状腺激素B.性腺分泌的激素
C.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D.父母遗传的因素
【小题2】对文段⑥没有运用到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B.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
C.下定义、摹状貌、分类别D.列数据、打比方、分类别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④中加点的词“它们”承前指代脑垂体分泌的激素。
B.生长激素可以保护肝脏等组织,儿童要是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就长不高。
C.选文采用逻辑顺序给读者分析武松兄弟身高悬殊的原因。
D.人的身高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就比黄种人高。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为此,启智学校初三三班开展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30字)
材料1: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2: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
材料3:针对大气污染问题,百色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等。
(2)为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5.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里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实不同的路就是不同的人生:有的路通向庸俗,有的路通向高尚;有的路通向平凡,有的路通向辉煌。想要走好人生之路,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实干,需要你的创新,需要你把握机遇……怎样走好人生之路,彰显个性,突显价值?答案就像歌中唱的那样“路在脚下”。

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以“路在脚下”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得套作或抄袭。

6.(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乙)贼不详其姓名相传为如皋人贫不能养母遂作贼。久之,为‚捕者所获,数ƒ受笞有司。贼号曰:“小人有母无食,以至此也!”人且恨且怜之。一日母死,先三日廉知邻寺一棺寄庑下。是日,召党具酒食,邀寺中老阇黎痛饮。伺其醉,舁棺中野,负其母尸葬也。反,阇黎尚酣卧也。贼大叫叩头求免,阇黎惊,不知所谓,起视庑下物,亡矣。亡何,强释之,厥后不复作贼。

(选自《虞初新志》)

(注)①如皋:地名。②为:被。③数:数次,屡次。④笞:用鞭杖或竹板打。⑤廉知:查知。⑥庑:堂下周围的走廊。⑦阇黎(shé lí):僧人。⑧舁(yú):抬。⑨比:等到。⑩亡何:不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妇拍呜之   尉剑挺,广起,夺杀之
B.召党酒食   问所从来,答之
C.宾客大宴   每有意,便欣然忘食
D.人恨且怜之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小题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用“而已”“齐发”等词,很好地表现艺人所用道具有限而模拟的声音众多的特点。
B.(乙)文画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应为“贼不详其姓名/相传为如皋/人贫不能养母/遂作贼”。
C.(甲)文中提到的“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
D.(甲)(乙)两文都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由清代张潮编辑。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
A.(甲)文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B.(乙)文“亡矣”“亡何”中“亡”的意思相同。
C.(乙)文中“贼”的经历启示我们:盗贼也有孝心,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走上歧途,如果给他们一些宽容,他们也许会改过自新。
D.(甲)文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直接或间接写出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比反,阇黎尚酣卧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