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安市南片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17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12/5

1.连线题(共1题)

1.
将各高原与其相应地面特征,用线条连接起来(4分)
A.黄土高原① 雪山连绵
B.云贵高原② 地表坦荡
C.内蒙古高原③ 崎岖不平
D.青藏高原④ 沟壑纵横
 

2.选择题(共23题)

2.
读“我国各种地形类型所占比例”,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A.69%B.59%
C.43%D.33%
【小题2】(小题2)我国地形的总特征是
A.地形类型单一
B.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盆地、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3.
读“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界线图”,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黑龙江省的漠河镇B.②是广西的腾冲县
C.该线以西人口较为稀疏D.我国人口分布均匀
4.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季风影响
5.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6.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7.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8.
下列省级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江苏省一苏——杭州B.广东省一鄂一广州
C.安徽省一徽一合肥D.湖南省一湘一长沙
9.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缓慢
C.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所以我国人口总量增长缓慢
D.我国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10.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世界屋脊”上,那里主要是我国的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D.内蒙古自治区
【小题2】(小题2)图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
A.那达慕大会B.泼水节
C.晒佛节D.赛龙舟
【小题3】(小题3)该地区自然、人口分布情况为
A.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气候宜人,人口较多
B.地表崎岖,山高谷深,森林广布,人口稀疏
C.海拔高,日照强,气候温和湿润,人口稠密
D.高寒缺氧,雪山连绵,风景秀丽,地广人稀
11.

依据“欧元”“统一护照”“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等信息,判断下列与其相关的组织是(    )

12.
秦岭—淮河一线是
A.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我国一月0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我国热带地区与亚热带地区的分界线
D.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3.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14.
下面四幅图,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的是()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

17.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观是指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18.

解读下列表格可知表意在向我们传达下列哪一信息(    )

年份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1960

独立

国家

尼日尔

刚果

乍得

马里

扎伊尔

马达加斯加

布基纳法索

塞内加尔

贝宁

克麦隆

加蓬

中非

多哥

索马里

毛里塔尼亚

科特迪瓦

尼日利亚


19.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图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有“聚宝盆”之称
B.②地区是黄淮海平原
C.①地区为一望无际、地势平坦的高原
D.②地区有“鱼米之乡”之称
【小题2】(小题2)图中巫山是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0.
读中国某季节风向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季风主要盛行于我国哪一季节
A.夏季B.冬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小题2)下列地区中,该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
【小题3】(小题3)古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以西的地区
A.不受夏季风的影响B.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C.不受季风影响D.没有风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邪恶”的决定性因素是(    )

22.
我国与世界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夏季较高,冬季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大。这说明
A.雨热同期B.气候复杂多样
C.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D.我国的气候不好
23.

下列关于爵士乐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24.
造成我国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的影响B.每年冬季风强弱不同
C.各地地势高低不同D.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3.解答题(共4题)

25.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7分)
材料一:1949年,我国人口总数为5.4亿,而2001年3月18日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字,我国人口已达12.95亿,50年间翻了一番多。
材料二:我国所拥有的各项自然资源总量,很多都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巨大的人口数给社会的治安、交通、住房、医疗、环境等诸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材料三:
时间(年)
1764
1840
1949
1982
1990
2000
人口(亿)
2.1
4.1
5.4
10.3
11.6
12.95
 
(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___________,人口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____________(任意列举一点)。因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自1764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亿,增长缓慢;自1949年至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亿,分析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读下图,回答:

(1)用“∥”在图中标出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______海。
(3)支流A为_____河,在B处建成的水利枢纽是______。C为______平原,它与D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被称为“塞上江南”。
(4)读上图,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高原,由于_________严重,使大量泥沙在下游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因此从根本上治理图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在 ________地区大力植树造林,综合整治。
27.
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山脉①、 ②、 ③、
平原
A.
B.
盆地
C.
D.
 
高原E、 F、
28.
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11分)

(1)四个城市各月柱状图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________向______逐渐减少。(填南或北)
(2)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都_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
(3)我国东部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_______季风(填冬或夏)的进退决定的,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则四城市处于雨季的月份分别有:哈尔滨    月、北京    月、武汉    月、广州    月。由此可见,我国东部从北到南雨季长短变化是    
(4)由四城市月降水柱状图试分析,松花江(哈尔滨附近)、长江(武汉附近)、海河(北京附近)、珠江(广州附近)四条河流汛期长短变化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