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2.填空题- (共3题)
15.
读我国地形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每空1分)

(1)A是_____________平原, 气候类型是______ ____。
(2)B是_____________高原,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____________问题严重,治理的最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C是_____________平原,该平原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 D 是_________________ 盆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1)A是_____________平原, 气候类型是______ ____。
(2)B是_____________高原,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____________问题严重,治理的最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C是_____________平原,该平原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 D 是_________________ 盆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16.
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每空1分)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 B 山脉;
C 盆地 D 高原。
(2)河流①②均发源于 高原,向东注入 洋。
(3)河流①是 ,当它流经 (地形区名称)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 ”,极易形成水患灾害。下列不属于治理此种灾害的措施是( )
(4)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③是 工业基地,④是 工业基地。
(5)E高原的农业生产以 (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国家为了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建成并于2006年7月1日通车的 铁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 B 山脉;
C 盆地 D 高原。
(2)河流①②均发源于 高原,向东注入 洋。
(3)河流①是 ,当它流经 (地形区名称)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 ”,极易形成水患灾害。下列不属于治理此种灾害的措施是( )
A.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 B.中游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 D.引黄河水灌溉 |
(5)E高原的农业生产以 (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国家为了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建成并于2006年7月1日通车的 铁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