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105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部分)
对西学的称谓
“夷务”、“洋务”、“西学”、“新学”
传入的新事物
西装、西餐、西式家具、西式婚礼、汽车、电话、电报、西洋影戏
外来词流行语
火轮车、逻辑、议会、同志、革命、德先生、赛先生、民主、苏维埃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历史选修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

——摘编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材料二(于成龙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传奇,在当时就广受赞誉,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其中就专有一篇《于中丞》,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了清末,以他的事迹为原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让于成龙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

——摘编自《民间传说于成龙乃再世狄仁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于成龙为官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京师与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时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京师的左右厢店宅务,设“勾当店宅务”一员,“勾押官”各三四员,“掠房钱亲事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另有“修造指挥”各五百人,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常周密、严格。店宅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簿多达二十八种,包括旧管入库簿、赁簿、欠钱薄、新旧界倒塌屋簿等。由于店宅务公屋具有廉租房性质,政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应监官、典押公文人员、作匠之类,在京管辖两务官吏,不得承赁官宅、舍屋、地段,违者杖一百以上,”在京城拥有房产的市民,也不得承租汴京店宅务的公屋。

——摘编自吴钩《宋朝的廉租房制度堪称完备》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美国的一大特色是通过立法保障来实施各项措施,《住房法》规定政府必须为低收入者提供较低租金住房,其租金一般不到私有住房租金的一半。而英国则是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菅、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扬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廉租房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推行廉租房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上述举措对我国改善居民住房问题的启示。

3.单选题(共6题)

4.
下面两幅历史图片分别体现了古代和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

两者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
A.前者产生于奴隶制时代,后者产生于近代
B.前者属于直接民主,后者属于代议制民主
C.前者实质是专制政体,后者属于民主政体
D.前者排斥下层人民,后者容纳各阶层代表
5.
谢冬慧在《罗马法的借鉴价值》中指出,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史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A.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
B.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
C.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
D.调整商品经济发展下的种种矛盾
6.
据史料记载,美国有一段时期货币贬值,在许多地方几乎不能流通,公共信用降到极点。政府当时无法获得资源,军队人员不足,难为军队提供给养,整个国家体制严重失序。导致该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A.邦联体制导致中央权力弱小
B.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经济大危机扩展到各个领域
D.“分权制衡”降低行政效率
7.
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
B.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C.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
8.
如图是中国近代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进一步发展
B.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C.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
9.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其原则是“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也。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声称“事穷则变,安危强弱全系于斯”。该原则表明清政府
A.意识到政治变革对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性
B.对近代化的重要作用已经有了充分认识
C.已基本赞同维新派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
D.仍然没有冲出“中体西用”的思想藩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