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省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 中国地理 第十二章 课时二 河流、自然灾害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6097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6

1.选择题(共15题)

1.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
A.洪涝B.干旱
C.台风D.寒潮
2.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3.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段水流平缓,航运发达B.乙河段水量锐减,水能丰富
C.丙河段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D.长江流域支流稀少
【小题2】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修建水库    ②围湖造田    ③疏通河道    ④清除蓄洪区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4.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B.沙尘暴C.春旱D.洪涝
【小题2】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
5.
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 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
C. 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 两河均属于外流河
【小题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 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C. 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 黄河下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
6.
关于中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不会影响南方地区B.台风是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
C.干旱只发生在西北地区D.台湾、云南、青海多地震
7.
读“中国主要河湖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地区
B.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含沙量较小
D.西北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以夏汛为主
8.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是(  )
A.洪涝B.干旱C.梅雨D.台风
9.
(题文)保定中考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日要求各城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1)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  )
A.寒潮B.洪涝C.台风D.地震
【小题2】(小题2)浙江省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形起伏大B.地震活动频繁
C.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D.河流稀少
10.
关于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B.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多属于季节性河流D.多分布在非季风区
11.
(题文)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B.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都属内流河
C.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内流河流域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12.
根据下图分析可以得出长江( )
A.长江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B.通航能力长,航运价值大
C.降水丰富,防洪压力巨大
D.含沙量大,下游形成地上河
13.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河段①水资源丰富
B. 河段②支流稀少
C. 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 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
【小题2】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  )
A. 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
B. 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C. 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D. 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14.
(2017·龙东中考)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B.寒潮
C.水旱灾害D.早霜
15.
(2017·绥化中考)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台风B.寒潮C.地震D.干旱

2.解答题(共2题)

16.
(2018·河南预测)结构图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某同学构建了“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认知结构图”。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结构图中数字所表达的内容。
材料一 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图)

材料二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及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结构图:“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认知过程结构图。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__。
17.
阅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游和    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2)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从水系特征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① ,②
(3)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    严重的黄土高原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
(4)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变,泥沙大量    ,导致河床抬高,高于两岸地面,形成“   河”。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 (灾害)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