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大洲面积约为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倍,则该大洲的面积约为( )
【小题2】据图可知,关于该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小题3】图中丁河主要流经的气候区是( )
【小题4】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地“雪峰”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该大洲面积约为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倍,则该大洲的面积约为( )
A.4200万平方千米 | B.3000万平方千米 |
C.1800万平方千米 | D.930万平方千米 |
A.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
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
C.以丙河为中心,呈东西对称分布 |
D.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 B.热带草原气候区 |
C.热带沙漠气候区 | D.地中海气候区 |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地形因素 | D.人为因素 |
2.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右侧轮廓图所示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小题2】该省东南所临省份为( )
【小题3】上图所示天气最容易出现大气污染的是( )
【小题4】下图地区近年雾霾严重,与该省共同协调防治雾霾关系密切的地区包括( )


【小题1】右侧轮廓图所示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豫 | B.冀 | C.鲁 | D.晋 |
A.山东省 | B.吉林省 | C.福建省 | D.广东省 |
A.![]() | B.![]() | C.![]() | D.![]() |

A.四川省 | B.青海省 | C.上海市 | D.天津市 |
3.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可以确定位置,观察世界海陆分布,估算海陆面积比例等。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小题2】对于地球仪上A、B两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3】观察地球仪和统计数据发现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大约是( )


【小题1】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天津贝壳堤的形成 | B.发生月环食现象 |
C.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
A.A位于中纬度 | B.B位于北半球 |
C.A位于B东北方向 | D.B位于大西洋 |

A.八分陆地两分海洋 | B.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
C.五分陆地五分海洋 |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
4.
读如图两幅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图资料表现的地理内容是( )
【小题2】据图判断对南京、番禺两地当时天气及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如图资料表现的地理内容是( )
A.交通运输 | B.天气状况 | C.降水分布 | D.板块构造 |
A.南京感觉寒冷 | B.番禺气温凉爽 |
C.南京天气不适于室外活动 | D.两地空气都比较干燥 |
7.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图所示省区位于我国( )
【小题2】图示中该省东部山脉名称及走向为( )
【小题3】由图中植被变化规律推断处该省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大致规律是( )
【小题4】从自然条件看,最适合在该省区发展的农业产业是( )

【小题1】如图所示省区位于我国( )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A.小兴安岭,东西走向 | B.长白山,东北西南走向 |
C.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 | D.太行山,南北走向 |
A.由东向西递减 | B.由西向东递减 | C.由南向北递减 | D.各地降水均匀 |
A.![]() | B.![]() | C.![]() | D.![]() |
8.
根据如表判断天津近几十年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天津人口按年龄分组的比重变化(单位:%)
天津人口按年龄分组的比重变化(单位:%)
| 1964年 | 1990年 | 2010年 | 2015年 |
1﹣14岁 | 43.12 | 22.71 | 9.80 | 9.81 |
65岁及以上 | 4.09 | 6.46 | 8.52 | 9.61 |
A.老龄人口增长明显 | B.外来人口不断减少 |
C.少儿人口比重稳定 | D.性别比例差异较大 |
2.解答题- (共3题)
9.
读中国山脉骨架图和地形剖面图,填图、画图,并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 、 分布。
(2)在图中画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
(3)在图中标注出长江、黄河的名称。
(4)在图上标注处秦岭的名称,秦岭与 一线与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大体一致。

(1)我国地势特征是 、 分布。
(2)在图中画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
(3)在图中标注出长江、黄河的名称。
(4)在图上标注处秦岭的名称,秦岭与 一线与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大体一致。
10.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

(1)甲、乙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乙两地中__地气候特征与天津市更接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最主要的原因是__。
A、受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 D、受季风的影响
(5)我国东部的气候条件,利于农业发展的是_____,不利的是_____。

(1)甲、乙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乙两地中__地气候特征与天津市更接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最主要的原因是__。
A、受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 D、受季风的影响
(5)我国东部的气候条件,利于农业发展的是_____,不利的是_____。
1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坎儿井是多见于图1_____地区(填代号)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该地区是一个以_____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地区。
(2)图2②景观多见于图1中的_____地区(填代号)。
(3)根据图中A线可以判断甲、乙两区域比丙、丁两区域人口密度_____。
(4)甲乙丙丁四区域中降水最丰富的是_____,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_(填代号)。
(5)丁区域典型的粮食作物是_____。
A、小麦 B、青稞 C、小米 D、水稻
(6)主要分布在甲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在该地区冰川广布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国家在此设立了_____保护区。
(7)图中B所示地区是我国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位置范围与_____地区范围重叠明显。

(1)坎儿井是多见于图1_____地区(填代号)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该地区是一个以_____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地区。
(2)图2②景观多见于图1中的_____地区(填代号)。
(3)根据图中A线可以判断甲、乙两区域比丙、丁两区域人口密度_____。
(4)甲乙丙丁四区域中降水最丰富的是_____,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_(填代号)。
(5)丁区域典型的粮食作物是_____。
A、小麦 B、青稞 C、小米 D、水稻
(6)主要分布在甲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在该地区冰川广布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国家在此设立了_____保护区。
(7)图中B所示地区是我国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位置范围与_____地区范围重叠明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