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3.
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A.支流集中分布在干流南侧 |
B.主要湖泊在干流两侧均有分布 |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向南逐渐推移 |
D.南北两侧的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
6.
小强学习了中国地理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正确的是( )
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
C.从南北半球看,我国地跨南、北半球 | D.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
7.
我国沿海分布的岛屿,自北向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 | B.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舟山群岛 |
C.舟山群岛、海南岛、台湾岛、南海诸岛 | D.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 |
8.
下列关于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那达慕大会和集体舞都是藏族节目 |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 |
C.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是云南省 |
D.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
10.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下列对图中①~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B.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
C.③——内蒙古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 D.④——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
12.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地震发生时,工作人员必须乘电梯迅速离开大楼 |
B.台风来临时,沿海捕捞的渔船要迅速进港避风 |
C.当发生泥石流时,大家应向两侧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
D.寒潮南下入侵,气温骤降,人们要及时增添衣服,预防感冒 |
14.
关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
B.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山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
C.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
D.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全都在200米以下 |
17.
下列是4位同学的对话,其中错误的是( )
A.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森林木材 |
B.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 |
C.我们家冰箱、电视等用的电是利用水资源发的 |
D.我们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矿产资源石墨制作的 |
2.解答题- (共6题)
2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族集中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和_______,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各民族在分布上呈现出_______的特点。
(2)②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多信仰_______教;③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喜欢跳_______舞;④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
(3)我国在上述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1)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族集中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和_______,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各民族在分布上呈现出_______的特点。
(2)②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多信仰_______教;③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喜欢跳_______舞;④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
(3)我国在上述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23.
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①是______,邻国②是______;
(2)省级行政单位④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
(3)⑤的简称是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
(4)岛屿⑥是______,海峡⑦是______;
(5)省区⑧周围相邻的自治区有______个;
(6)河流⑨是_____,它是中国与_____的国界界河。

(1)海洋①是______,邻国②是______;
(2)省级行政单位④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
(3)⑤的简称是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
(4)岛屿⑥是______,海峡⑦是______;
(5)省区⑧周围相邻的自治区有______个;
(6)河流⑨是_____,它是中国与_____的国界界河。
24.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可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为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此线以西人口密度__________(大或小)。
(3)A地区比B地区人口多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地区在我国人口密度最___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D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字母D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_____。

(1)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可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为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此线以西人口密度__________(大或小)。
(3)A地区比B地区人口多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地区在我国人口密度最___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D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字母D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_____。
2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是_________山,其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
(2)山脉B是_________山,它是我国第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3)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___,因为其海拔高而被称为“____________”。
(4)E是_________山脉,其东侧地形区是___________。
(5)F是______山脉,其南侧地形区是____________。

(1)山脉A是_________山,其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
(2)山脉B是_________山,它是我国第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3)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___,因为其海拔高而被称为“____________”。
(4)E是_________山脉,其东侧地形区是___________。
(5)F是______山脉,其南侧地形区是____________。
26.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将下列城市所属的干湿地区、植被类型填入表格中。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将下列城市所属的干湿地区、植被类型填入表格中。
城市名 | 干湿地区 | 植被类型 |
上海 | 湿润区 | |
北京 | | |
拉萨 | | |
乌鲁木齐 | | 荒漠 |
27.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气候,从干湿地区看,A地属于______________。
(2)从地形区看,北京位于_______________;从温度带看,北京位于____________带。
(3)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在___________一线,该线与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图中北京________两个月份降水最多,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的_______(多、少),造成两地降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5)看图分析,北京郊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气候,从干湿地区看,A地属于______________。
(2)从地形区看,北京位于_______________;从温度带看,北京位于____________带。
(3)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在___________一线,该线与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图中北京________两个月份降水最多,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的_______(多、少),造成两地降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5)看图分析,北京郊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