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4.
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
7.
(题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读图甲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小题2】(小题2)读图乙判断,北方地区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配合状况是( )


【小题1】(小题1)读图甲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耕地多,水资源少 | B.耕地少,水资源少 |
C.耕地少,水资源多 | D.耕地多,水资源多 |
8.
(题文)近几十年来,我国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哪方面的问题( )
A.东部多西部少 | B.年际变化大 | C.季节分配不均匀 | D.地区分布不均衡 |
9.
下图是”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
【小题2】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 )

【小题1】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
A.过度开垦 | B.过度植树 |
C.过度放牧 | D.过度养殖 |
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
B.陡坡缓坡都用来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
C.多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D.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
11.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小题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 D.各类土地资源中林地比例最大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 B.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不足 |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 D.山地多,平地少 |
13.
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C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小题2】图中A地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我国西部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小题1】图中C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 B.旱地 | C.水田 | D.草地 |
A.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 B.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
C.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 D.是我国著名的甜菜基地 |
A.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 B.面积广大,草场广阔 |
C.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 D.地形崎岖,河湖密布 |
15.
(题文)读“我国四种新能源主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据新能源分布的特点,图中符号与所表示的新能源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小题2)图中☀表示的新能源在西藏广泛分布的原因是( )
①气温的日较差小②海拔高,光照强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④气温年较差大

【小题1】(小题1)据新能源分布的特点,图中符号与所表示的新能源对应正确的是( )
A.☀—地热能 | B.●—核能 | C.![]() | D.![]() |
①气温的日较差小②海拔高,光照强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④气温年较差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解答题- (共3题)
1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黄河和长江的流向均大致为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长江注入________海,黄河注入________海。
(4)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长江和黄河可以产生的影响是( )
(5)为了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我国将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的是水资源________(空间分布不均或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黄河和长江的流向均大致为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长江注入________海,黄河注入________海。
(4)目前,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长江和黄河可以产生的影响是( )
A.径流量增加 | B.泥沙含量减少 | C.水能蕴藏量增加 | D.流域面积增大 |
18.
读“新世纪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工程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盆地通过管道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东输”的终点________市。
(2)①工程穿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________高原、________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工程三次穿越________河,一次穿越长江,工程量十分艰巨。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m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些做法有利于________。
A.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 B.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B.促进就业 D.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3)③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南线的终点是________工业基地。
(4)②工程是________,主要把________水系的水调往我国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
(5)④工程中铁路是________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1)①工程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盆地通过管道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东输”的终点________市。
(2)①工程穿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________高原、________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工程三次穿越________河,一次穿越长江,工程量十分艰巨。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m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些做法有利于________。
A.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 B.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B.促进就业 D.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3)③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南线的终点是________工业基地。
(4)②工程是________,主要把________水系的水调往我国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
(5)④工程中铁路是________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19.
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请利用下列自学任务单,并结合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各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主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1)(探究过程)探究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2)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探究解决措施。2018年春天,临沂市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春旱严重,请提出解决措施。
(3)(归纳总结)我国各地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发展农业应遵循的原则。以C,D两区域为例,据表归纳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4)(拓展延伸)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分析该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或有利影响。(请任选一方面作答)

(探究主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1)(探究过程)探究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2)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探究解决措施。2018年春天,临沂市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春旱严重,请提出解决措施。
(3)(归纳总结)我国各地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发展农业应遵循的原则。以C,D两区域为例,据表归纳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4)(拓展延伸)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分析该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或有利影响。(请任选一方面作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