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3.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
4.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措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的是( )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
B.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基本保护 |
C.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
D.进一步加大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力度,保证粮食供应 |
8.
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
10.某泡腾片溶于水时,其成分中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6H8O7,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发生反应的原理为:3NaHCO3 + C6H8O7 = Na3C6H5O7 + 3H2O + 3CO2↑。将1片泡腾片(4 g/片)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记录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扩散,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t4 |
总质量/g | 250.00 | 249.68 | 249.48 | 249.34 | 249.34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片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blank#}1{#/blank#}。
11.某泡腾片溶于水时,其成分中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6H8O7,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发生反应的原理为:3NaHCO3 + C6H8O7 = Na3C6H5O7 + 3H2O + 3CO2↑。将1片泡腾片(4 g/片)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记录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扩散,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t4 |
总质量/g | 250.00 | 249.68 | 249.48 | 249.34 | 249.34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片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blank#}1{#/blank#}。
13.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0.2公顷降至目前的0.09公顷,耕地总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2亿公顷红线.如图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A.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大量耕地 |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
C.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 | D.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
14.
毛乌素沙漠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 |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
15.
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 |
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C.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
D.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
18.
第16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下列叙述符合合理用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利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的优势毁林开荒,种植水稻。 |
B.在城市郊区大量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
C.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
D.扩大城市规模,把大量农业用地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 |
19.
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 |
B.在内蒙古高原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
C.在西双版纳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量种植棉花 |
D.在山地迎风坡利用降水较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水稻 |
2.解答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