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八年级(下)阶段检测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6058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1

1.选择题(共11题)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杭州B.上海C.苏州D.南京
【小题2】右图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长江水运B.航空运输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D.海洋运输
2.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
A.小麦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
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
【小题2】有关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乙地降水多
B.甲地以畜牧业为主,乙地以种植业为主
C.甲地位于季风区,乙地位于非季风区
D.甲、乙两地均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3.
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云贵高原
【小题2】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B.干旱C.湿热D.多雨
【小题3】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4.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人口稠密地区
C.我国最北的地区D.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
【小题2】乙地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B.临近香港、澳门
C.水热充足D.地形平坦开阔
【小题3】丙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5.

   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B. 以高原、山地为主
C. 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D. 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区
【小题2】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B. 降水多,利于排水    C. 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   D. 多暴雪天气
6.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东营市位于(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小题2】关于图中Ⅰ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以下为上海、乌鲁木齐、西宁、临沂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与东营市的气候特征类似的是(  )
A.B.
C.D.
【小题4】对四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有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②地区:气候湿热的黄土地
C.③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④地区:区域特征是“高”和“寒”
7.
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及该地反坡梯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   
②降水稀少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过度放牧   
⑤缓坡地建梯田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⑤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建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
A.修路采矿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
8.
果核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于阿克苏地区(如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冰糖心苹果”味道甜美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干旱,低温
C.高寒,日照时间长
D.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小题2】限制图中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热B.地形
C.水资源D.土壤
9.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歌同学们都会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依太行山,西邻燕山
B.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C.我国最大的城市、政治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D.历史悠久的古城,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故宫、天坛、北戴河、颐和园
【小题2】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前往周边城市,这对北京的影响是(  )
①交通压力将有所减小 ②政治中心地位将大幅度降低 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④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0.
香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的原因是(  )
A.建筑水平高B.资金充足C.地狭人稠D.标新立异
11.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台湾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中纬度
B.位于我国的东南部,与祖国大陆隔台湾海峡相望
C.东临太平洋
D.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小题2】高雄的气候类型(  )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2.解答题(共4题)

12.
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南方地区景观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漫山遍野荔枝林B.甘蔗扯起青纱帐C.椰林婆娑菠萝香D.麦浪金黄玉米香
(2)冬季,成都比上海的气温偏________(高或低),请结合资料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地区(长江三角洲)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请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托优越性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还有乙________(工业区),在改革开放初期乙地区和港澳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后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的合作模式被称为“粤港合作新模式”,下图中a是指________地区,b是指________地区,请评析导致模式变化的原因及新模式对珠三角第二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平原简图

材料二 2016年3月下旬,来自山西省某山区的初中地理王老师乘游轮从宜昌市出发到上海,沿江实地考察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农业生产和城市经济建设……
(1)游轮航行在枝城至城陵矶段,王老师感受到江流缓慢,河道异常弯曲,不时看到河中停泊的清淤船上的船工、江堤上的河道工人在忙碌工作。请你猜想船工和河道工人最可能在从事什么工作?________________。
(2)游轮从城陵矶航行至湖口,王老师了解到长江水量不断增加。这一江段水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轮航行在南京至上海江段时,王老师看到江面越来越开阔;客轮、货轮穿梭不断;两岸城市也多了起来,高楼大厦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显而易见长江深刻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据此,帮王老师说说长江从哪些方面影响了城市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
(4)整个航行过程中,王老师看到游轮穿过了我国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有焦柳线、京广线、________、京沪线。
(5)在航行途中,王老师还看到:大江南北,蓝天白云下,油菜花盛开;河湖密布,水田连片,农民在田间插播着希望的秧苗。王老师不由感叹这里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王老师看到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呢?________________。
14.
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方框中对②地区的描述,完成①地区的相关描述_________。
(2)“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
①冬寒漫长 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沃野千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是______;资源优势是_______。
(4)③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请列举两条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
(5)下图是验证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实验一说明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说明降水强度越____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越严重;实验三说明地形坡度____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严重。

(6)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治理③地区水土流失的针对性措施。(至少两点)________。
15.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③区域是________盆地。
(2)该区域沙漠广布,降水稀少。请从海陆因素方面简要分析造成这里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说明绿洲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所示为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该工程解决了当地农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利用坎儿井引水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