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050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5

1.选择题(共18题)

1.
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D.水资源
2.
下列资源中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资源B.太阳能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3.
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B.兴建水库
C.节约用水D.防治水污染
4.
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本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具有( )
A. 利用类型不全 B. 地区分布不均
C. 耕地比重小   D. 后备耕地充分
【小题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 坚持农田农用 B. 扩大城市规模
C. 加快生态建设 D. 发展现代农业
5.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夏秋多、冬春少B.均匀分布
C.内陆多、沿海少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主要措施是(    )
A.兴建水库B.南水北调C.节约用水D.防治水污染
7.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耕地﹣﹣东部多,西部少B.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C.草地﹣﹣东南多,西北少D.水资源﹣﹣北方多,南方少
8.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    )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D.北方的高原、山地
9.某泡腾片溶于水时,其成分中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6H8O7,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发生反应的原理为:3NaHCO3 + C6H8O7 = Na3C6H5O7 + 3H2O + 3CO2↑。将1片泡腾片(4 g/片)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记录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扩散,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t4

总质量/g

250.00

249.68

249.48

249.34

249.3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片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blank#}1{#/blank#}。

10.某泡腾片溶于水时,其成分中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6H8O7,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发生反应的原理为:3NaHCO3 + C6H8O7 = Na3C6H5O7 + 3H2O + 3CO2↑。将1片泡腾片(4 g/片)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记录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扩散,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t4

总质量/g

250.00

249.68

249.48

249.34

249.3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片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blank#}1{#/blank#}。

11.
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长白山地B.内蒙古高原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
12.
如下图是我国开采某种矿产资源时使用的一种重要工具,这种工具通常在哪里可以见到?(  )
A.黑龙江的大庆B.山西的大同C.辽宁的鞍山D.湖南的冷水江
13.
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十分合理B.地形多样,平原面积广阔
C.耕地、草地比重小D.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1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写出A、B代表的我国不同的耕地类型名称:
A.    B 。( )   
A.旱地,水田
B. 水田,旱地
C. 耕地,林地
D. 耕地,草地
【小题2】AB两种耕地的分界线是  ,该线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   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
A.昆仑山,400毫米B.祁连山,800毫米C.秦岭-淮河,800毫米D.巫山,400毫米
【小题3】耕地A主要的地形区   平原; 耕地B主要的地形区  平原和   平原。( )
A.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B.长江中下游,西北,东北
C.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D.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
15.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最有效措施是()
A.节约用水B.兴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D.防治水污染
16.

判断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其根本标志是在于(  )

17.
“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A.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B.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白色塑料袋
C.随手关水龙头,不让清水长流D.人走不关灯,保持教室常明
18.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后备土地资源充足B.土地资源总量少,利用类型单一
C.人均耕地占有量大D.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2.填空题(共3题)

19.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0.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1.
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解答题(共3题)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急先锋。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纸餐巾、纸抹布……目前,上海平均每天消耗一次性饭盒184万只,一年6.7亿只,重量超过3 300吨。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________消费品。   
(2)结合材料一,说说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3)你如何评价图中的物品?   
(4)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面对这些物品?
23.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B、D产品主要由哪些自然资源制造而成?
B:    资源,D:    资源。 
(2)图中物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填字母) 
(3)如果对制造A的自然资源利用不当,你认为会出现哪些后果?(至少两点)
24.

   读“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_______、______地区。   
(2)已经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已经缓解了青岛市严重缺水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