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2.
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当地气候 | B.人工降雨 | C.兴修水利工程 | D.防治水污染 |
3.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不大 |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多,夏秋两季少 |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
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匀的,只是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不同 |
5.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
B.径流年内季节分配不均,但年际变化不大 |
C.黄淮海流域河流众多,水土资源配合较为协调 |
D.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是发电 |
6.
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为缓解该地区缺水现状,可行的方法有( )
①推进西部开发,将华北大量的人口和耗水工业迁入西部;②将长江水引进华北;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⑤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①推进西部开发,将华北大量的人口和耗水工业迁入西部;②将长江水引进华北;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⑤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③④⑤ |
7.
2011年天津“两会”期间,民革天津市委会建议:多水源供水促滨海新区发展。为缓解天津水资源短缺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是( )
A.海河河道景观改造 | B.天津港扩建 |
C.引滦入津 | D.滨海国际机场 |
2.解答题- (共2题)
1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向干旱缺水的北方诸流域输水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要目标,这一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区,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12%,而水资源仅占1.5%。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
(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计划从长江 游的扬州市江都段取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主干线,通过13级梯级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取隧洞虹吸方式穿越 河,最终引水进入天津。中线方案计划从长江支流 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麓、太行山麓引水到北京。
材料一: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向干旱缺水的北方诸流域输水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要目标,这一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区,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12%,而水资源仅占1.5%。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
(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计划从长江 游的扬州市江都段取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主干线,通过13级梯级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取隧洞虹吸方式穿越 河,最终引水进入天津。中线方案计划从长江支流 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麓、太行山麓引水到北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