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1.
“……你可别吃醋啊……”平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调侃用语,“。吃醋”一词不是真正的吃了“醋”这种食物,而是比喻某种情感的体验。但中国确实有个地方的居民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这个地方的居民主要生活在哪个省区( )
A.上海 | B.山东 | C.山西 | D.四川 |
2.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说明植被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小题2】在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小题1】能够说明植被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A.Ⅰ组 | B.Ⅱ组 | C.Ⅲ组 | D.Ⅳ组 |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
D.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更严重 |
3.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blank#}1{#/blank#}g,水的体积是{#blank#}2{#/blank#}cm3.
4.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blank#}1{#/blank#}g,水的体积是{#blank#}2{#/blank#}cm3.
5.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小题2】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秦——太原 B. ②——鄂——武汉
C. ③——渝——重庆 D. ④——宁——兰州
【小题3】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B. 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该山脉是我国中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小题2】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秦——太原 B. ②——鄂——武汉
C. ③——渝——重庆 D. ④——宁——兰州
【小题3】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B. 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该山脉是我国中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7.
下面三幅图片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A.①黄土塬、②黄土梁、③黄土峁 | B.①黄土梁、②黄土峁、③黄土塬 |
C.①黄土峁、②黄土塬、③黄土梁 | D.①黄土峁、②黄土梁、③黄土塬 |
10.
如图,质量为m的b球用长h的细绳悬挂于水平轨道BC的出口C处.质量也为m的小球a,从距BC高h的A处由静止释放,沿ABC光滑轨道滑下,在C处与b球正碰并与b粘在一起.已知BC轨道距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悬挂b球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8mg.
试问:
①a与b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
②a、b两球碰后,细绳是否会断裂?(要求通过计算回答)
11.
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 过度放牧 | B.降水集中, 过度垦荒 |
C.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 D.植被破坏, 垦荒造田 |
12.
(题文)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小题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小题3】(小题3)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秦岭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 B.②一太行山一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C.③一贺兰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 D.④一长城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A.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 B.滥垦乱伐,过渡放牧 |
C.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 D.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 |
A.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粱、峁等 | 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
C.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 | D.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 |
2.解答题- (共5题)
13.
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中对我国某地形区有一段描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玛,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形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
(3)该地形区所在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输出地,主要能源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中我国第二大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此河段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1)图中A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形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
(3)该地形区所在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输出地,主要能源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中我国第二大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此河段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14.
滨州市某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 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 。
(2)(实验探究)观察图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 ;乙地表植被 ,水土流失多。观察比较:上图中水样B与图 (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观察图,可以得出,黄河含沙量增长最快的河段是 。
(4)(提出对策)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观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提出合理措施: 、坡耕地改水平梯田等。
材料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 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 。
(2)(实验探究)观察图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 ;乙地表植被 ,水土流失多。观察比较:上图中水样B与图 (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观察图,可以得出,黄河含沙量增长最快的河段是 。
(4)(提出对策)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观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提出合理措施: 、坡耕地改水平梯田等。
15.
某地理小组拟探究“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如图甲.
探究主题: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探究过程:两个相同的杯子,两块相同的木板,足量的沙土和清水,两个喷水器,一块草皮.探究过程:选取材料,模拟实验并观察,记录结果.

(1)植被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同等坡度,同等喷水强度,没有覆盖草皮,其杯内沙土量 (多或少).
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喷水强度大的,杯内沙土量多.
坡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坡度大的,杯内沙土多.
归纳总结:
(2)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植被 , 等.
验证迁移:
(3)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分布图如图乙可以看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①为 (地区名称),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不定项选择).
拓展延伸
(4)②是我国新疆地区,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③是我国长白山地区,也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探究主题: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探究过程:两个相同的杯子,两块相同的木板,足量的沙土和清水,两个喷水器,一块草皮.探究过程:选取材料,模拟实验并观察,记录结果.

(1)植被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同等坡度,同等喷水强度,没有覆盖草皮,其杯内沙土量 (多或少).
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喷水强度大的,杯内沙土量多.
坡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同样沙土条件,坡度大的,杯内沙土多.
归纳总结:
(2)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植被 , 等.
验证迁移:
(3)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分布图如图乙可以看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①为 (地区名称),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不定项选择).
A.位于地势第三阶梯上 | B.气温年较差大 |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 D.植被覆盖率低 |
拓展延伸
(4)②是我国新疆地区,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③是我国长白山地区,也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