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1.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形成了所谓的“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
A.经济的快速发展![]() | B.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城市间的交通更加快捷 |
C.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 D.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
15.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几个大型工业基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
B.以南京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
C.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
D.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19.
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沟通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H”型格局 |
B.其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 |
C.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
D.“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长江中下游河段景观的形象描述 |
21.
如图为长江沿江地带的“H”形格局,关于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②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③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商贸的纽带
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①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②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③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商贸的纽带
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填空题- (共3题)
3.解答题- (共3题)
25.
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人们往往在稻田插秧后7~10天内,将鱼苗放入稻田,进行稻田养鱼。鱼类不仅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还可能肥田,鱼群游动还可以搅动泥土,加快肥料分解,既有利于水稻丰产,又能获得鱼类产品。近些年来,人们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养殖模式,实现了稻、鱼、鸭、蟹立体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①________?②________?
材料: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人们往往在稻田插秧后7~10天内,将鱼苗放入稻田,进行稻田养鱼。鱼类不仅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还可能肥田,鱼群游动还可以搅动泥土,加快肥料分解,既有利于水稻丰产,又能获得鱼类产品。近些年来,人们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养殖模式,实现了稻、鱼、鸭、蟹立体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6.
(2)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农业发达,是著名的“______”;____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产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有多条“工业走廊”,其中上海、南京、武汉等工业基地构成“_____”;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____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谋划东中西联动发展新棋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2)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农业发达,是著名的“______”;____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产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有多条“工业走廊”,其中上海、南京、武汉等工业基地构成“_____”;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____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