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03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5

1.选择题(共30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2年-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表

(单位:元)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65

26955

28844

31195

3361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917

8896

9892

11422

12363

材料二:近五年来,某公司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另外,公司分配向高层管理人员倾斜,一线工人的年收入不足高层管理人员的十分之一。

2.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
A.西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
3.
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巨大的水能,其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见网状分布
4.
下列不是山区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
A.崩塌B.滑坡C.沙尘暴D.泥石流
5.
我国大部分人口,耕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第一,二级阶梯上的高原
B.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
C.第三级阶梯上的平原和丘陵
D.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
6.
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族B.藏族C.壮族D.蒙古族
7.
下列省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数量较多的是( )
A.B.C.D.
8.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A.水能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流量小
9.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不同厚度的积雪融化后对牧草生长量的影响,选了一块试验地。根据积雪厚度来设计,设计了同面积的两种样地和一个对照样地。样地A:积雪厚度30 cm;样地B:积雪厚度10 cm;对照样地:无积雪区(通过人工处理)。下面为一段时期的实验结果对比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不同厚度的积雪融化后对牧草生长量的影响,选了一块试验地。根据积雪厚度来设计,设计了同面积的两种样地和一个对照样地。样地A:积雪厚度30 cm;样地B:积雪厚度10 cm;对照样地:无积雪区(通过人工处理)。下面为一段时期的实验结果对比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1.
我国东南部沿海夏秋季节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寒潮
C.台风D.地震
12.
寒假期间,张红外出旅行,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夏装。旅行的路线最可能是( )
A.从杭州到西宁B.从香港到成都C.从拉萨到郑州D.从长春到海口
13.
对于可再生资源,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
A.无论怎样用,都不会枯竭
B.无论怎样用,都不会被破坏
C.在利用过程中,注意保护和培育,以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D.资源是社会的财富,能不用就不用
14.

如图,玻璃管下端开口插入水银槽中,上端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当玻璃管绕顶端转过一个角度时,水银面的高度h和空气柱的长度l的变化情况是(   )

15.

如图,玻璃管下端开口插入水银槽中,上端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当玻璃管绕顶端转过一个角度时,水银面的高度h和空气柱的长度l的变化情况是(   )

16.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难利用土地多B.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都很大
C.后备土地资源较丰富D.农业用地中,耕地和林地的比重大
17.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
C.水资源D.森林资源
18.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9.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
如图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B.草场退化C.全球变暖D.臭氧层破坏
21.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球缓慢地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   )

22.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春夏多,秋冬少B.夏秋少,冬春多
C.夏秋多,冬春少D.春夏少,秋冬多
23.
读图,我国土地资源中按利用类型比较,面积最小的是( )
A.耕地B.草地C.难利用土地D.工矿、交通、城市用地
24.
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 : ( )
A.大陆架B.大陆坡C.大洋盆D.海岭
25.

对漫画《花季岁月》认识不对的是(    )


26.
秦岭淮河以南的农村生活、生产一般是(  )
A.耕地以旱地为主,一年二到三熟B.农作物以小麦、高粱为主
C.捕鱼捞虾、栽培菱藕、采桑养蚕D.冬季孩子们喜欢堆雪人、打雪仗、滑冰
27.
下列地区和种植的农作物的搭配中,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是( )
A.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水稻B.东北平原大豆、小麦、油菜
C.华北平原玉米、苹果、甘蔗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甘蔗、油菜
28.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惟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看到了(    )

①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②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

③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9.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惟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看到了(    )

①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②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

③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30.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惟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看到了(    )

①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②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

③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解答题(共4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该经济圈土地占全国比例约为5.4%,人口约为17.5%,国民生产总值约占26.2%。
材料二:“环渤海部分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甲图)。
材料三:2013年2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雾霾预报:今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又将出现雾霾天气(如乙图)。据研究表明,雾霾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源主要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燃煤排放物,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建筑工地的扬尘。

(1)甲图中A是我国 工业基地,B为 山脉,C是通过我们咸宁市的  铁路(填铁路线名称)。
(2)雾霾天气导致交通事故高发、高速封闭、飞机停飞等,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而且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改善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
B.优化产业结构,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C.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杜绝建筑施工,减少工地扬尘
(3)2013年2月14日,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当天的雾霾主要重灾区,请结合相关材料,试分析该地区形成雾霾天气的地理因素?(提示:从雾霾成因的角度思考)
32.
读下图,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我国的邻国: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⑤___,⑥____。 海:⑦___,⑧__。大洋:⑨___,⑩___。
33.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数码②代表 河,自西向东注入 海。 
(2)数码③代表 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高原。 
(3)数码④代表 山脉,其东侧主要地形区是 平原,该平原的耕地类型是 ,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4)数码⑤代表  山脉,其主峰 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34.
读下图,回答问题。

(1)H所在省的邻国是__________。K所在省的主要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D所在省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E处表示的特色旅游区是________。
(2)图中数码代表的铁矿产地名称是:②_______________。
(3)河流B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山脉M是______________。它的北侧是__________________盆地。
(5)铁路线F是_______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D.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