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02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29

1.选择题(共19题)

1.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
A.西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
2.
以下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琼州海峡B.东海、台湾海峡
C.渤海、台湾海峡D.东海、琼州海峡
3.
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全称、简称、行政中心连线正确的是
A.福建——闽——厦门
B.湖南——鄂——武汉
C.广东——粤——桂林
D.台湾——台——台北
4.
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越我国的省区有
A.云南、广西、广东、台湾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台湾、广西、广东、云南D.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5.
车牌号为“赣A-31568” ,牌照发行的省级行政区为(   )。
A.湖北B.江西C.山西D.云南
6.
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美国、加拿大B.美国、巴西
C.俄罗斯、巴西D.俄罗斯、加拿大
7.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地区属于(    )。
A.热带B.北温带
C.北寒带D.亚热带
8.
香港和澳门在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属于(    )。
A.省级B.县级C.镇级D.乡级
9.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东部多,西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北方比南方多
D.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大
10.
我国民族共有(    )。
A.5 6个B.5 5个
C.5 4个D.3 4个
11.
回族和维吾尔族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
12.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大聚居、小散居
C.汉族都集中在东部D.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偏远山区
13.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与我国地势分布特点最接近的是(  )
A.B.C.D.
14.
以下各线与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相吻合的是( )。
①1月O℃等温线   ②4 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④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5.
下列关于四大高原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沟壑纵横,地无三里平
B.黄土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云贵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内蒙古高原﹣﹣蓝天碧草,一望无垠
16.
秦腔以高亢、拖着长长的吆喝著称,它的形成与下列因素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气候B.地形C.土壤D.饮食
17.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①西高东低   ②地形复杂多样   ③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④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
18.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决定于该地区的
A.降水量的大小
B.蒸发量的大小
C.距离海洋的远近
D.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
19.
读“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
A.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D.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小题2】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重要原因是( )。
A.夏季风活动异常B.冬季风活动异常
C.冬夏季风交替控制D.国土面积广大
【小题3】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东西经度跨度大
D.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向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2.解答题(共5题)

20.
读“我国地形类型比例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
【小题2】我国平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东部或西部)地区,属于地势第__________级阶梯。我国平原地区种植业__________(发达或落后),城镇集中,是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__(稠密或稀疏)区。
【小题3】在我国,山区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崎岖的__________。
【小题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对经济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沿海行》顺时针勾勒出中国版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全称)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2万多千米,通过《边疆行》路线可看出我国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共有________个。
(3)把①布达拉宫、②泼水节、③摔跤三幅图与《边疆行》经过的相应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全称)
(4)《沿海行》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此路线依次经过渤海、黄海、__________海、_________海四个海域的海岸线。
(5)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区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简称)。
22.
根据“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回答下列问题。

(1) 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 (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______ (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_____ (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分析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写出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口的增长应该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23.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 :①__________ 山脉、②________山脉和横断山脉。
(2)图中序号③是__________ 盆地,序号④是 ___ 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上。
(3)A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经过  ___  (山脉)----    ___ 河。我国东部在此线以南的干湿地区是以____________为主,以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4)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流向大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个城市的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四城市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________(递增或递减);②南北气温差异___________(大或小)。主要受到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___(高温或低温),南北气温差异___________(大或小)。
(3)从哈尔滨到广州,年降水量越来越__________(多或少),雨季越来越__________(长或短);降水量多集中于夏季,反映出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一大优势是___________同期。
(4)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