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四川盆地 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021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4

1.选择题(共14题)

1.
如图是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阴影地区的主要地形为
A.平原B.盆地C.丘陵D.高原
2.
下列农作物或农产品不是盛产于南方地区的是
A.B.C.D.
3.
下列山脉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巫山B.南岭C.武夷山D.巴颜喀拉山
4.
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
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5.
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商品粮基地的是
A.华北平原B.江汉平原C.三江平原D.松嫩平原
6.
读下图甲、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图,则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
A.①油菜②大豆③棉花④甘蔗
B.①大豆②油菜③甘蔗④棉花
C.①甘蔗②大豆③棉花④油菜
D.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7.
下列省份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江苏、河南、山东、湖南
B.浙江、福建、贵州、广东
C.四川、江苏、湖北、海南
D.安徽、江苏、浙江、福建
8.
下列景象描述东南丘陵的是( )
A.大漠黄沙驼铃响B.旱地麦浪泛金黄C.四季有花常见雨D.青稞美酒献哈达
9.
下列地形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柴达木盆地
10.
下列省区中生产香蕉 菠萝的是( )
A.海南B.贵州C.青海D.山东
11.
下列属于南方地区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C.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东北平原
12.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通过两试剂的互滴,不能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mol/L)(  )
13.
我国南方地区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由于盛产(  )
A.鱼和热带水果B.大米和面粉C.稻米和淡水鱼D.海洋水产
14.
下列旅游景点不属于长沙市的是(   )
A.岳麓山B.橘子洲C.马王堆D.黄鹤楼

2.填空题(共3题)

15.
贵州省的简称是________或________ 。
16.
武汉所在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形区耕地以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17.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著名的________瀑布。

3.解答题(共3题)

18.

   读“长江流域略图”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5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组启动“长江行动”,从重庆出发对长江沿岸七省市的污水排放现状进行监测调查.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半数以上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直排长江.加上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长江水污染严重.   

(1)长江沿江地带属于________ 气候,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 为主.   
(2)新中国建立后,继葛洲坝水利枢纽后,又在长江干流上修建了①________水利枢纽.   
(3)长江沿江城市四大密集区中,上游是以城市________ 为中心.   
(4)长江沿江城市大多凭借便利的________ 发展起来,图中的②地是由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形成的________ 工业区(带),它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 工业基地.   
(5)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往往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及水库淤积,导致________ 灾害频发.   
(6)根据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污染源:________ .
19.

   读南方地区图,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矿产地:①________ 铜矿  ②________锑矿  ③________锡矿 ④________ 铁矿   
(2)城市: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3)山脉: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4)岛屿:E:________    F:________    
(5)海洋:G:________   H:________    
(6)南方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
20.
材料分析题。
材料:建国后,四通八达的铁路在株洲、湘潭一带交会,将两座小镇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五”和“二五”期间,大量工业项目沿着铁路布局在株洲和湘潭,到1983年,株洲已经成为一个拥有32万城市人口、18亿元工业产值的中等城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长株潭三市形成了沿湘 江分布的“品”字形格局。   
(1)长株潭城市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城市。三个城市呈“ ________”字形格局。   
(2)三个 城市间有公路、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交通非常便利。   
(3)在株洲相交的铁路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