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9年中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6021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8

1.选择题(共14题)

1.
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将于 2022 年 2 月 4 日至 2 月 20 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 联合举行。请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冬奥会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小题2】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的情况是
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
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2.
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所示的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鞍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经济合作组织(ECO)第十三届首脑峰会于2017年3月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联通促进区域繁荣”。正在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成为峰会讨论的焦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经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是(  )
A.石油资源B.铁矿资源
C.木材D.汽车
【小题2】“联通促进区域繁荣”体现了(  )
①南北对话 ②南南合作  ③各国自成一体
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5.
读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位于(  )
A.大洋洲B.北美洲C.亚洲D.非洲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间高,南北低B.中间高,东西低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D.中部低,四周高
【小题3】图示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阿拉伯高原B.印度河平原
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6.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如图为我国广东、福建等地蜂农东线放蜂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追花夺蜜”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航空运输 B. 内河航运 C. 铁路运输 D. 公路运输
【小题2】影响蜂农“追花夺蜜”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市场
7.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b和c     D. a和d
【小题2】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 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 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 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8.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有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珠江三角洲
【小题2】近年来,图中的稻田慢慢变成了蔬菜田,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
A.气候B.市场C.劳动力D.交通
9.
规划当中的川藏铁路将连接成都和拉萨,全长1 639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个小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成都到拉萨,沿着川藏铁路沿途依次可以看到(  )
A. 水田农业、林业,河谷农业
B. 灌溉农业、高牧业、旱作农业
C. 旱作农业、渔业、水田农业
D. 河谷农业;林业、旱作农业
【小题2】与修建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  )
A. 平均海拔更高
B. 沿线地势起伏更小
C. 修建大型桥梁隧道更多
D. 沿途遍地沙漠戈壁
10.
2017年7月4日下午5时,中国第一封AR录取通知书从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发出。通知书的主人是来自山东的魏某某同学。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学校在每一份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录取通知书的发出省区是(  )
A.   B. C. D.
【小题2】实现虚拟校园平台的关键因素是(  )
A. 市场与交通   B. 气候与地形
C. 资源与土地   D. 技术与人才
11.

   读北京和昆明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北京和昆明气温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①北京冬冷夏热  ②北京冬温夏凉  ③昆明四季如春  ④昆明全年高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小题2】昆明夏季气温低于北京,原因是
A. 昆明比北京地势高 B. 昆明比北京纬度高
C. 昆明比北京受夏季风影响大     D. 昆明比北京距海近
12.
无锡市位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同学们在今天(6月12日)走进了中考考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  )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小题2】这个时节我们无锡市的昼夜状况是(  )
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出现极昼
【小题3】无锡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中包括下列组合中的(  )
A.花果园林和雪域风情B.山水名胜和文化古迹
C.冰川地貌和度假胜地D.森林公园和戈壁风貌
【小题4】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属于(  )
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半湿润地区D.湿润地区
13.

   下图是“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柑橘优势区域的气候条件是
A.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 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C. 气候高寒,光照强烈 D.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小题2】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生产柑橘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南部有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不易进入
B.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
C. 气温低,柑橘的生长期较长
D. 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14.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冬季风
【小题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是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棵柳树也没有
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解答题(共4题)

15.
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


(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_____洋、B_____运河、C_____洋、D_____洲、E_____运河、F_____洋,最后回到无锡。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1: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是_____。
现象2: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_____。
(3)判断对错: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填写“正确”,错的填写“错误”。
①模拟旅游路线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_____
②甲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交流,大多信仰伊斯兰教。_____
③D大洲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为“南北对话”。_____
④B和E运河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_____
16.
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_____省。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资源丰富。
(2)图中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_____,说明我国地势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不易出现凌汛的是_____,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__,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现象的河段是_____(填字母)。
(4)长江上游宜昌以西建有我国最大的水电站_____工程,中下游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_”。
(5)图中甲城市是_____,位于长江入海口,有_____、_____两条铁路在此交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17.
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以_____业、渔业、林业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_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_____部的人工林区。
(2)图中,A为东北平原,适宜发展_____业,B为横断山区,适宜发展_____业。
(3)A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_。C地的主要粮食作物_____。
(4)制约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
(5)图中①为_____牧区,②牧区的优良畜种是_____,③④牧区的优良畜种是_____。
18.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和___。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和____(填数字),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和____(填数字)。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较冷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