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综合检测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014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8

1.选择题(共18题)

1.
下列地区中,雨季开始最早而结束最晚的是(  )
A.南部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
2.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活动强烈B.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C.南北跨越纬度大D.地形复杂多样
3.
冬季,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得不脱下暂时穿不着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哈尔滨B.广州——昆明C.哈尔滨——南宁D.北京——乌鲁木齐
4.
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该景观在下列哪个省能见到(  )
A.湖南B.黑龙江C.甘肃D.西藏
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各地普遍受到寒潮侵袭
B.台风只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
D.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7.
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甘肃敦煌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变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8.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A. 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B. 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D. 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小题2】夏季风②主要来自()
A. 北冰洋 B. 太平洋
C. 大西洋 D. 印度洋
9.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所描述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东北平原D.东南丘陵
10.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11.
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②冬季我国南北地区温差大  ③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加  ④我国各地降水差别不大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2.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崩塌B.滑坡C.泥石流D.内涝
13.
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寒带气候面积较小
B.气候类型复杂,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较广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气候
D.气候类型复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
14.
下列产业部门,不适宜在山区发展的是(    )
A.旅游业B.采矿业C.林业D.交通运输业
15.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类型单一C.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D.海洋性气候显著
16.
读“我国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题。甲、乙、丙、丁是我国的四条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河流甲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B.河流乙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
C.河流丙因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D.河流丁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
17.
我国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中间的一列是(    )
A.天山——阴山B.祁连山C.昆仑山——南岭D.昆仑山——秦岭
18.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 )
①海拔高  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  ③纬度高,白昼短  ④距冬季风的源地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解答题(共1题)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 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瞭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 下图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从上海市注入    海,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    水利枢纽。 
(2)黄河流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上游突出的是水能,中游突出的是    (矿产),下游突出的是石油,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无支流注入,其原因是    。在黄河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    平原,这里由于引黄灌溉便利,所以农业较发达。 
(3)根据材料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
(4)根据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