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5题)
A.上海—哈尔滨 | B.杭州—昆明 | C.哈尔滨—广州 | D.济南—西安 |
材料一:治蛮夷之道,必威德兼施,使其畏感,不如此不可也。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惟威惠并行,此驭蛮夷之道也。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明代民族政策与现阶段民族政策的区别,并谈谈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②④ |
A.中国人口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 B.人口众多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 |
C.中国人口还应该大力增长 | D.中国人口过多,所以不可能发展好经济 |
A.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杂居” | 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傣族 |
C.泼水节是蒙古族重要的节日 | D.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
【小题1】表示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 B.![]() |
C.![]() | D.![]()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
B.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分布均匀 |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
D.各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补充句子
①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blank#}1{#/blank#}。
②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景物抒发通达的宇宙观、人生观的诗句是:{#blank#}2{#/blank#},{#blank#}3{#/blank#}。
③{#blank#}4{#/blank#},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blank#}5{#/blank#}。(荀子《劝学》)
⑤{#blank#}6{#/blank#},白露未已。(《诗经•蒹葭》)
⑥江畔何人初见月,{#blank#}7{#/blank#}。(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
A.谷物总产量下降 | B.农业劳动力减少 | C.谷物需求量减少 | D.谷物单产下降 |
2.填空题- (共1题)

⑴、地图中黄河主要支流的名称是:
①、 ,
②、 。
⑵、黄河比珠江长,但是水量仅及珠江的七分之一,其原因是: 。
⑶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
⑷、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 。(2分)
⑸、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于 河段。
3.解答题- (共6题)

B是________自治区;
C是________省,简称是_________;
D是________ 自治区,是_____族集中分布区;
E是_________市(直辖市),简称是_________。

⑴上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为:( )
藏、桂、陕、湘
A.新、粤、甘、湘 | ||
B.青、秦、粤、湘 | C.湘、甘、粤、新 ⑵上图中4个省区中的河流分别是: A图 B图 C图 D图 ⑶四省区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为 (填序号),反映了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是 。 ⑷A图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该省区的地形特点是 ⑸ | D.B两省区的民居建筑屋顶的差异是 |
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2)我国地势平均每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______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_____级阶梯;上海位于第______级阶梯上。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 ② ③ 河流:④ 地形区:⑤ 盆地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国家),B (国家),C 海。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季的季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季节,我市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季节,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