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996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6/4

1.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地理现象,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无直接联系的是  (   )
A.夏季温暖短暂B.地表积雪时间长
C.矿产资源丰富D.冬季河流结冰
2.
读东北地区某地的统计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 →②阶段,该地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是   (   )
A.森林面积广大B.年降水量增加C.河流含沙量减少D.生态环境恶化
【小题2】① →②阶段,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
A.退耕还牧B.毁林开荒C.人口增长D.生产落后
【小题3】② →③ 阶段,该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采取的重要措施可能是   (   )
A.退耕还林B.疏通河道C.开垦沼泽D.开采山林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0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小题1】图示地区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   )
A.农田基本建设好B.土地资源丰富
C.降水丰沛D.物种丰富
【小题2】图示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向西北减少B.由西向东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D.由西向东减少
【小题3】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
A.劳动力缺乏B.灌溉水源缺乏C.热量不足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小题4】黑河市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主要原因是 (   )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全球气候变暖D.大棚农业的推广
4.
读“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长白山植被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B.②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C.③位高山苔原
D.④终年被积雪覆盖
【小题2】图中人所在的山体的一侧是山体的( )
A.东南侧B.西北侧C.东北侧D.西南侧
5.
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B.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D.山青水碧黄土高原
6.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则(   )

7.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则(   )

8.
关于我国东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长冬无夏B.降水多集中在冬季,地表积雪时间长
C.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D.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向西递减
9.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烧杯的总质量减小的是(   )
10.
下图是沿某纬线大兴安岭两侧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乙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气候限制,农作物一年一熟
B.受土壤限制,只宜种植水稻
C.受地形限制,只宜发展畜牧业
D.受市场限制,只宜种植甘蔗
【小题2】有关甲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 ② ③三地依次出现的自然景观是荒漠--荒漠草原-- 草原
B.东部多为定居放牧,西部以游牧为主
C.与俄罗斯、蒙古、朝鲜为邻
D.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
11.
以下四句话,可以用于描述三江平原的是 (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12.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关乎国家安全,因“黑土地”而著称的商品粮基地是(  )
A.成都平原B.江汉平原C.东北平原D.松嫩平原
13.
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工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了动力机械基地
B.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
C.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形成了石油工业基地
D.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了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14.
下列景观照片中,在东北地区可以见到的是 (   )
A.B.C.D.

2.解答题(共3题)

15.
读“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地形区名称
山脉:①       。③
平原:甲   、乙  、丙
(2)①山脉是我国   高原和 平原的分界线。
(3)在甲 乙 丙三地中,人口相对稀疏的是
(4)下列两幅图景观中,A图位于  ,B图位于 。(填写省会城市名称)

A B
(5)在甲 乙 丙三地中,玉米种植集中在     ,甜菜生产集中在     
(6)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大致是
(7)受纬度位置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不足。
(8)简述东北地区冬夏季的盛行风行及降水的差异。
16.
读图,完成相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山脉① ;河流②  ,
河流④ ;城市⑤  ;
邻国⑥
(2)B地形区是 ,
主要农作物有  
(至少写出三种),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分析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写出三条)。
(3)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了保护沼泽湿地,国家在③处建立了    
(4)由⑤向南直至大连港的铁路线是    。总结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17.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列举一例。
 
说出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是从纬度位置分析其主要原因。
  
(4)根据沈阳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析辽河的水文特征。
  。
(5)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地位不断下降。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6)据图分析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