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安徽省宣城市古泉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99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7

1.选择题(共19题)

1.
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里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B.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技术力量雄厚
C.这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产业门类齐全,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效益等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D.这里海陆空交通发达,发展经济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2.
香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①有丰富的森林; ②有丰富的铁矿;
③有优越的地理位置;④有优良的海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气候
4.
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柑橘的产量最大、分布最广
B.本区煤、石油、铁矿资源丰富
C.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D.本区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5.
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  )
A.只要抓了种植业就行
B.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畜牧业
C.农业区搞加工经济效益较差
D.应加强大豆榨油、甜菜制糖等食品加工
6.
近年来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沙漠化扩大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恶化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7.
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  )
A.粮食已经能够自给B.没有人愿意到“北大荒”开垦土地
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D.“北大荒”土地没有肥力
8.
关于我国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9.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当(  )
A.在平原区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
B.大力搞好生态环境
C.在山区以森林的开发为核心
D.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10.
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和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是
A.玉米 B.小麦和大豆C.春小麦D.甜菜
11.
下列作物中,只宜生活在热带的是( )
A.柑橘、香蕉、菠萝B.龙眼、荔枝、芒果
C.椰子、剑麻、咖啡D.桃子、李子、柿子
12.
下列不属于放牧畜牧业区的是
A.松嫩平原西部 B.呼伦贝尔草原C.三江平原D.林区草地
13.
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你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放在首位的问题是
A. 加快资源开发步伐,促进经济发展
B. 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
C. 加快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
D. 大力开采地下水,积极发展绿洲农业
【小题2】“西气东输”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那么西气东输主要是为解决
A.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B. 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C.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 沿线地区铁矿不足问题
14.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B.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土壤肥沃,黄土广布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15.
下列城市既是我国著名的河港又是海港的是( )
A.重庆B.上海C.松花江D.青岛
16.
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修建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冈素有(  )
①靠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靠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7.
新华网快讯:国务院总理***2015年8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列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是
A.上海B.广州C.深圳D.重庆
18.
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A.沅江B.湘江 C.赣江 D.乌江
19.
香港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A.对外贸易B.旅游业C.加工制造业D.博彩业

2.解答题(共3题)

20.
读我国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A地区的气候夏季_____________冬季寒冷干燥,属______________气候。
(2)B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其原因是纬度______,濒临广阔的_______。
(3)C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降水方面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因此,_____是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4)D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这也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1.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河流的汛期及汛期主要水源两方面比较①②两河流特点有什么不同?
(2)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甲地区石油化工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其发展石油化工工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为此,我国正积极推进该地区工业重振计划。你知道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1:1000000的图上,量得蛇口E到大亚湾F的图上距离为5.9厘米,实际直线距离是______千米。
(2)将图中下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写在横线上:
A.____________铁路,
B._______地区,
C._______地区,
D._______特区。
(3)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珠江三角洲比转向我国其他地区多的原因主要是( )
A.珠江三角洲紧邻香港   B.珠江三角洲地价低
C.珠江三角洲工人工资水平高 D.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多
(4)为解决香港人多地狭的矛盾,如果你是香港特区政府官员,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