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988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选择题(共18题)

1.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在广东省非常普及的自然原因是( )
A.饮食习惯B.密布的河流C.多湿热的天气D.多山的地形
2.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和盆地B.高原和山地C.平原和丘陵D.山地和丘陵
3.
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巨大的水能,其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见网状分布
4.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
A.地理位置重要B.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水能资源丰富,建设了许多大型水电站D.航运价值巨大
5.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小题2】如图中所示的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
C.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
D.有利于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6.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大型水库B.中游加强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D.下游开挖入海水道
7.
下列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B.地势阶梯与阶梯分界线附近石油资源丰富
C.地势第一级阶梯上,耕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8.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地区形成丰富降水
B.我国地形复杂多棒,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各种资源丰富,为矿业、林业、牧业、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
D.地势阶梯分界附近,水能资源丰富
9.
下列省区中,受到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吉林 河北 山东B.广东 台湾 福建C.四川 云南 广西D.江苏 浙江 湖南
10.
下列关于我国高原地形的叙述,指黄土高原的是( )
A.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北起长城, 南到秦岭
B.高原上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
C.高原上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D.高原内部许多山脉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和峡谷
11.
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下游是地上河B.下游地区多丘陵、山地
C.下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D.下游地区用水量大
12.
下列地理事物不符合“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这一分布规律的是(  )
A.太阳能辐射量的分布B.降水分布C.水资源分布D.人口分布
13.
造成图中我国东部山桃盛开花期时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14.阅读理解

    Jane was an old woman. She was rich and lived in a big house. One sunny morning, Jane opened the window and looked at her garden. The sun was shining brightly. "What a good day!" She said. Suddenly she saw a man eating grass in the front garden of her house. She walked to the man and asked, "Why are you eating grass? Are you very hungry?" The man answered, "I have no money to buy any food. I haven't had meals for days. I'm dying of hunger." "Poor boy," said Jane, "come to the back door." Then she walked into the house again. "The rich lady will give me some food to eat. It's so kind of her." The man thought. But when he went into the house, Jane opened the back door and said to him, "The grass is taller behind the house."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渤海B.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黄海
C.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渤海D.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黄海
16.已知⊙O1与⊙O2的圆心距为6,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5x+5=0的两个根,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blank#}1{#/blank#}.
17.已知⊙O1与⊙O2的圆心距为6,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5x+5=0的两个根,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blank#}1{#/blank#}.
18.
以下避灾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发生地震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处
B.发生泥石流时,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速撤离
C.寒潮天气来临时,要添加衣服御寒
D.生活在海边的渔民出海要关注台风

2.填空题(共2题)

19.
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指________。
20.
我国东部地区为______气候区,西北分布着温带________性气候。

3.解答题(共6题)

2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码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______,③_____;高原:④______,⑤______。   
(2)山脉②以东是有“鱼米之乡”之称的______平原。   
(3)4月12日,菲律宾海军持枪登上在黄岩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引发对峙事件.读图,黄岩岛位于我国的______海。   
(4)根据图中长江、黄河的流向可判断出我国的地势______。
22.
根据下面地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平原:⑦________、山脉:①________。
(3)上地理课时,老师请同学们交流旅游体会。根据小明、小丽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去了图中的哪个地方吗?请把图中正确的编号填在后面的空格上:
小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图中________(填序号)。
小明:“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图中________(填序号)。
23.
读“长江流域图”、“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下图中两河流发源地处于我国地势的第___级阶梯,发源地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
读“长江流域图,长江中、下游的划分地E______,最大支流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于城市B______。重要水利枢纽工程D______水利工程所在地水能资源丰富。
(2)读“黄河水系图” 图中数字代号表示划分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地点是______,历史上有“黄河一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黄河中游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图中字母ABCD所在地点属于中游的是:_______。“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_______工作。
(3)长江黄河滚滚向东,这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 :______。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______。
24.
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C是________山脉,D是________山脉。   
(2)从干湿地区看,黄河下游流经________地区,最后注入________海。   
(3)如图所示,应泥沙沉积,黄河河床高处两岸地面成为“_______”,这种现象发生在黄河______(填上、中、下)游河段,流经_____平原.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段,该河段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高原。   
(4)图中显示出黄河谁能丰富水电站较多的河段有两处,试分析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A、________;E________和F雪峰山。   
(2)地形区:①________高原,②________盆地,③________平原。   
(3)山脉B南侧是________盆地,山脉E西侧是________高原。   
(4)河流:④________;⑤_______。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为________和盆地。
26.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_山,流经_______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A._______B._______,长江上游流经我国的第一阶梯,产生了丰富的_______资源,有“水能宝库”之称。重要水利枢纽工程:E______。
(3)主要支流:②______湖泊:D._______。
(4)长江号称“黄金水道”, 重要港口城市:L________H_____。 
(5)长江的_______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治理措施: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