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4题)
2.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王先生对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写。造成三地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 B.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 |
C.我国岛屿众多 | D.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
3.
读“我国南部沿海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海洋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我国南部沿海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我国海洋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产业难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
B.海盐生产及海洋油气开采等传统海洋产业增量不足 |
C.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属于新型海洋产业![]() |
D.每年5月16日南海开始两个半月的休渔期,利于促进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
A.黄岩岛位于海南岛的西南方向 |
B.南海是东亚通往东南亚、大洋洲、非洲以及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 |
C.三沙市的成立,既维护了主权,又加强了海洋管理与保护![]() |
D.南海诸岛周边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交通,战略价值 |
5.
(题文)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思考:在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


A.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 | B.雪峰山脉,坡度大 |
C.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 D.冰川广布,冻土深厚 |
7.
下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祖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 错误的是 ( )


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 |
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奶茶和烤全羊 |
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椰子汁 |
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 |
8.
学好地理,可以根据我们实际需要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李敏喜欢旅游,她到西安参观布达拉宫,到洛阳看兵马俑 |
B.吴昊常出差,夏季去新疆带雨具,冬季到海南岛带羽绒服 |
C.采购员张兵到四川采购柑橘,到新疆采购哈密瓜,到山东采购苹果 |
D.乡长王海对乡里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在陡坡上种小麦,在平原上种果树 |
12.
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脉东侧是我国的东北平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
B.山脉东侧是非季风区,西侧是季风区 |
C.山脉东侧,植被以森林为主,西侧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适合发展种植业 |
D.大兴安岭西侧为干旱半干旱区,主要植被为草原,是我国主要牧区 之一 |
14.
新疆的塔里木河经过12年的整治,当地人说:“河道重新有水了,河里有鱼了,两岸的胡杨又活过来了.”阅读相关资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塔里木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阅读地图,有关新疆的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有关塔里木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B.我国最长的河流 |
C.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 D.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A.地势西高东低 | B.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
C.主要位于第三阶梯 | D.地形以平原为主 |
A.光照条件 | B.地形条件 | C.水源条件 | D.科技条件 |
16.
读新疆、黄土高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新疆与黄土高原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 B. 沙漠、戈壁广布
C. 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D.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小题2】新疆与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共同举措是( )
A. 利用临海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B. 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利用资源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D. 充分发挥黄河“黄金水道”优势,积极拓展水上运输

【小题1】新疆与黄土高原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 B. 沙漠、戈壁广布
C. 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D.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小题2】新疆与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共同举措是( )
A. 利用临海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B. 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利用资源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D. 充分发挥黄河“黄金水道”优势,积极拓展水上运输
17.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 9 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下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珠江通往南海的重要出海口,海上交通便利 |
B.众多的人口,能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与消费需求 |
C.高校众多,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
D.煤、铁、石油丰富,为发展提供便利 |
18.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牧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
A.农业技术改进![]() | B.劳动力的转移![]() | C.市场需求的变化![]() | D.自然条件改变 |
20.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小题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 )
【小题3】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4】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
【小题5】下列不属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的是( )
【小题6】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 B.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
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 D.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
A.科技力量极为雄厚 | B.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
C.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 D.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
A.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 B.能源矿产丰富 |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 D.技术力量雄厚 |
A.上海 | B.南京 | C.杭州 | D.苏州 |
A.提供灌溉水源 | B.提供便利水运 | C.提供旅游资源 | D.有许多大型水电站 |
A.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 B.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
C.具有水乡的文化特色 | D.主要包括安徽省、浙江省和江西省 |
22.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 甲地—石油工业 B. 乙地—种植业
C. 丙地—林业 D. 丁地—渔业
【小题2】下列对该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 高原湿地 B. “红土地”广布
C. 干旱的宝地 D.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小题3】当前①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湿地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酸雨 D. 森林减少

【小题1】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 甲地—石油工业 B. 乙地—种植业
C. 丙地—林业 D. 丁地—渔业
【小题2】下列对该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 高原湿地 B. “红土地”广布
C. 干旱的宝地 D.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小题3】当前①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湿地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酸雨 D. 森林减少
24.
香港地少人多,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香港人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对这两种方式的正确理解是( )
①建设高层建筑 ②居住在船上 ③向月球移民 ④填海造地.
①建设高层建筑 ②居住在船上 ③向月球移民 ④填海造地.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28.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黔南平塘县大窝函建成启用,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设成约30个足球场大的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回答问题:

FAST选址建在大窝函最主要考虑的是( )

FAST选址建在大窝函最主要考虑的是( )
A.高原海拔高,便于天文观测 | B.喀斯特坑洼地形,便于建设 |
C.远离大城市,空气质量好 | D.山区人口少,拆迁成本低 |
30.
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
B.澳门市与深圳相连,博彩业发达,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
C.香港的教育比较发达,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
D.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 |
33.
读台湾岛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台湾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它盛产( )
【小题3】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
【小题4】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②海上米仓 ③平原分布在东部 ④居民祖籍大部分来自福建、浙江 ⑤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 ⑥森林宝库
【小题5】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最为著名的树种是( )
【小题6】两岸“三通”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成为热点,下列旅游景点属于台湾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临太平洋,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 |
B.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
C.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地区 |
D.台湾岛全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
A.甜菜 | B.甘蔗 | C.香蕉 | D.菠萝 |
A.台湾山脉呈南北走向 |
B.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
C.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
D.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①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②海上米仓 ③平原分布在东部 ④居民祖籍大部分来自福建、浙江 ⑤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 ⑥森林宝库
A.②⑤⑥ | B.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④⑤⑥ |
A.红松 | B.杨树 | C.樟树 | D.漆树 |
A.秦陵兵马俑 | B.日月潭 | C.黄山 | D.布达拉宫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