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河南省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 中国地理 第十七章 课时一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982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选择题(共11题)

1.
读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2.
下列四组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A.水稻、油菜B.小麦、大豆
C.水稻、甜菜D.小麦、甘蔗
3.

   2018年9月,G20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题。

【小题1】铁路甲是(  )
A.沪杭线B.京沪线C.陇海线D.浙赣线
【小题2】下列景点位于杭州的是(  )
A.西湖B.颐和园C.天坛D.兵马俑
【小题3】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著名侨乡C.江海交汇之处D.廉价的劳动力
4.
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是元阳县梯田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甜菜     B. 棉花 C. 小麦 D. 水稻
【小题2】相对于坡地的其它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 水土流失 B. 酸雨 C. 土地沙漠化    D. 沙尘暴
【小题3】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A. 旅游业 B. 水产养殖业    C. 畜牧业 D. 农产品加工业
5.
福建位于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南方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适宜生长在南方山地丘陵的经济作物是( )
A. 枣 B. 茶 C. 棉花 D. 甜菜
【小题2】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 高原山地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6.
有关我国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丘陵、台湾山脉等地原始森林广布,树种丰富
B.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红土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C.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被称为“鱼米之乡”
D.幽深的溶洞、陡峻的石林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并存于云贵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7.
暑假期间小华乘高铁从上海到昆明旅游,沿途看不到的景观是(   )
A.漫山遍野的茶园B.荒漠、戈壁、草原
C.成片的稻田D.小桥流水村落
8.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面积占全国比重图,估算南方地区的面积约为( )
A.200万km2B.240万km2
C.300万km2D.320万km2
9.
2016年9月4日,20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中,哪个是G20峰会举办地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有关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A.杭州是该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10.
[2017·石家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据此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A.长江上游地区B.东临渤海和黄海
C.江海交汇之地D.鲁南和苏北
【小题2】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B.上海C.苏州D.南京
【小题3】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小题4】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崎岖B.河湖稀少
C.城市密集D.经济不发达
11.
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城镇兴盛。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时间
【小题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与其形成条件无关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经济发达
C.交通便利D.矿产资源丰富
【小题2】区域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密切,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主要是借助( )
A.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B.航空运输
C.手机和互联网
D.内河航运

2.解答题(共3题)

12.
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A是________山脉,同时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________(“迎风坡”或“背风坡”);有“紫色盆地”之称的B是________盆地,其内部的________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   
(2)C为________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中________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D为________(城市),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与管理模式,该区域的外向性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3)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简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至少写出两点)。
13.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该战略的基本思路。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方地区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成都、上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图中虚线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界线A和界线B考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比较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3)图中甲(阴影部分)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4)图中乙(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雪莲和虫草(一种药材)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简要评价采挖雪莲和虫草对该地区发展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请分别列举长江上游和中下游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6)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  )
①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产业可以沿长江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②西部地区的产品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③长三角地区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可以支持中上游地区
④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可以改善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2017·内江]下图是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填“临海”或“深居内陆”)。
(2)图中①、②、③三地位于三江平原的是________地。
(3)左图为东北地区某河流一观测站得到的气候资料和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地河流4月河水补给主要是____________(填“积雪融水”或“雨水”)。

(4)比较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