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3题)
4.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丁图示意的省级行政区是
【小题2】四幅图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小题1】丁图示意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西省 | B.河南省 | C.内蒙古自治区 | D.陕西省 |
A.甲和乙 | B.乙和丙 | C.丙和丁 | D.甲和丁 |
6.
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
A.是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 |
B.东南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西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
C.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
D.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7.
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气候复杂多样 |
B.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C.夏季普遍高温,全国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 |
D.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的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
10.
自然资源是有利于人类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 |
B.太阳能和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 |
C.淮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D.生活中的垃圾不能变废为资源 |
11.
(题文)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

【小题2】(小题2)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小题1】(小题1)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

A.靠山吃山 | B.自毁家园 | C.幸福之门 | D.为了美好的明天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 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 |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 D.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
2.解答题- (共2题)
14.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盆地C__________;高原D__________。
(2)河流甲、乙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断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
(3)河流甲在流经黄土高原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________”,极易形成水患灾害。下列不属于治理此种灾害措施的是_______。
(4)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③是_________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在______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中。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盆地C__________;高原D__________。
(2)河流甲、乙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断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
(3)河流甲在流经黄土高原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________”,极易形成水患灾害。下列不属于治理此种灾害措施的是_______。
A.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 B.中游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 D.引黄河水灌溉 |
15.
小明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哈尔滨后,发现这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哈尔滨到酒泉再到乌鲁木齐,小明看到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丙地所在区域为__________气候,这里还有中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__河,受气温的影响,________季形成汛期。
(4)甲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乙地属于______(干湿地区)。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哈尔滨后,发现这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哈尔滨到酒泉再到乌鲁木齐,小明看到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丙地所在区域为__________气候,这里还有中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__河,受气温的影响,________季形成汛期。
(4)甲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乙地属于______(干湿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