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3题)
1.
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中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得益于我国气候( )
A.季风气候多样,海洋性显著 | B.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
C.复杂多样,雨热不同期 | D.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灾害性天气少见 |
6.
下列关于我国位置、疆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
B.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 |
C.我国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与整个非洲面积差不多 |
D.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南向北依次是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
9.
长江被誉为“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下面对长江的开发利用适宜的是( )
A.在下游地区修建大型水电站 | B.在上游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航运业 |
C.在中下游平原地区种植小麦 | D.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
10.殷商时代,能支配自然变化和人类祸福的超自然能力被称为“帝”,因此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盛行。周代以来,对天的认识开始强调道德意识,“敬德保民”的思想和礼乐制度使西周从“神本”文化逐渐转为“人本”文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
12.仿照划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划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生活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眼观察,用心体会,留心生活,处处都有风景:生活中一个会心的微笑是风景,校园中一声亲切的问候是风景,{#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
14.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
B.地势向海洋倾斜,不利于形成降水 |
C.呈阶梯状分布,利于陆上交通 |
D.在第一级阶梯上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15.为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有何影响,某活动组的同学们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问题,再评价实验方案:
16.
读“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同时流经甲、乙、丙三级阶梯的河流有()
【小题3】甲阶梯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1】关于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周高中部 | B.东高西低 |
C.中高周低 | D.西高东低 |
A.珠江、黑龙江 | B.淮河、黄河 |
C.黄河、长江 | D.长江、塔里木河 |
A.亚热带沙漠气候 |
B.高原山地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17.
(5分)图说界线。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⑴ A线为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大致经过小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
⑵ B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经过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
⑶ C线是黑河—腾冲线,此线西侧人口稀疏,东侧人口稠密。( )
⑷ D线经过秦岭—淮河,此线以南以旱地为主,以北以水田为主。( )
⑸ E线是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⑴ A线为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大致经过小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
⑵ B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经过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
⑶ C线是黑河—腾冲线,此线西侧人口稀疏,东侧人口稠密。( )
⑷ D线经过秦岭—淮河,此线以南以旱地为主,以北以水田为主。( )
⑸ E线是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1.
将每幅图中斜线部分表示的地区与他的名称及气温降水分配图用线连起来。
a
b
c
d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青藏高原 B山东省 B重庆市
①
②
③
④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a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青藏高原 B山东省 B重庆市
①




22.封泥是中国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秦汉时期广泛使用。2014年12月,陕西出土的“右丞相印”、“廷尉之印”、“泗川太守”等5枚封泥,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封泥印证了秦汉时期( )
2.解答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