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沭青云中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96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2/16

1.选择题(共14题)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2.
下列关于新疆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
B.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
C.稳定的灌溉水源和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有利于优质棉花的生长和成熟
D.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3.
我国下列地区太阳辐射资源最丰富的是
A.海南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
4.
下图中A、B、C、D 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读图面答下列问题。

【小题1】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的地区是
A. A 地区   B. B 地区   C. C 地区   D. D 地区
【小题2】对于D 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地区 B. 是以温带草原为主的畜牧业地区
C. 是以山地牧场为主的牧业地区 D. 兼跨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5.
读“长江沿江带”五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经过图中③城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
A. 京九线 B. 京沪线
C. 焦柳线 D. 京广线
【小题2】图中工业中心与其主要的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汽车    B. ②------轻纺工业
C. ③------钢铁、轻纺 D. ④------煤炭
【小题3】图中城市,不是依靠河流而是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是(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6.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
A. 甲、乙之间   B. 甲、丙之间
C. 丙、丁之间   D. 乙、丁之间
【小题2】“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以生产三河牛和三河马而闻名。"这是小敏对家乡的描述。猜一猜小敏的家乡在上图中的哪个区域?(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端午赛龙舟 B. 乙——那达慕大会
C. 丙——迎送宾客献哈达   D. 丁——冬季滑雪运动
7.
北方居民的主食是( )
A.小米、B.稻米C.大米D.面食
8.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
A.内蒙古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南方地区D.东北地区
9.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成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地表风化D.风力沉积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是( )
A. 港澳地区 B. 西欧
C. 台湾地区 D. 美国
【小题2】决定珠江三角洲外资来源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 B. 劳动力丰富    C. 土地肥沃 D. 气候暖热
11.
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B.水资源缺乏C.黄土冲刷D.水土流失
12.
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D.交通中心
13.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酚酞试液、稀硫酸、稀盐酸、Ba(OH)2溶液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等量的三份该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Fe(OH)3固体、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三种物质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则该无色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   )

加入物质

Fe(OH)3固体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

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出现白色沉淀

产生无色气体

14.
读新疆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
A. 平原和丘陵相间分布
B. 高山和平原相间分布
C. 高原和盆地相间分布
D. 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小题2】图示地区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的自然资源是( )
A. 煤炭     B. 铁矿石 C. 油气资源 D. 长绒棉
【小题3】该地区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A. 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光照强烈
B. 地下水含糖分多
C. 土壤中含糖分多
D. 温差小,利于植物糖分积累
【小题4】坎儿井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取水是为了( )
A. 利于灌溉 B. 避免蒸发 C. 利于地势自流 D. 节约成本
【小题5】 2015年元旦前后,韩国一代表团赴该区采购货物, 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 棉花小麦 B. 葡萄大米 C. 蔬菜牛奶 D. 葡萄羊毛衫

2.解答题(共4题)

15.
读图,回答问题.

(1)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结合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地区春旱形成的原因.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3)左图阴影区是我国著名的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
(4)结合右图,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5)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试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16.
读黄土高原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 高原,C________ 山脉,D________ 山脉,   
(2)B_________平原是该区的灌溉农业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 .    
(3)从图中信息来看,该区域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 .   
(4)该区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   
(5)据图可以看出,导致该地水土流失的原因有(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中“西气”的起点A是___________油气田,它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东输”的终点B是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线路经过的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甲是___________,人口最多的省份乙是___________。
(3)西气东输的意义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对东部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西部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下图为某科考队的科考线路,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至喀什途中地表景观的变化规律是:森林→______→荒漠草原→______。
(2)A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______省,该省的西双版纳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某日考察队在该省南部考察时发现中午太阳从头顶照射,旗杆没有影子,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科考队在该省考察的季节是_______季。
(3)B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前沿”___________三角洲,该地区与港澳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独特合作模式,其中扮演“店”角色的是____________地区.科考队从广州沿如图中铁路线乘火车返回北京,该铁路线是___________线。
(4)在整个行程中可以考察到的下图中的景观有_________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