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7.
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我国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位 |
B.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
C.目前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基本相适应 |
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
11.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
14.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B.我国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
C.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2.解答题- (共5题)
2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
A为________海; B为________海。
(2)图中字母表示的半岛名称:C为________半岛; D为________半岛。
(3)在图中填出山东省的省会及经过的河流名称。
(4)填写下列字母表示的省级行政单位、行政中心、简称:
E为________省;F为________省;G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H的简称是________。

(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
A为________海; B为________海。
(2)图中字母表示的半岛名称:C为________半岛; D为________半岛。
(3)在图中填出山东省的省会及经过的河流名称。
(4)填写下列字母表示的省级行政单位、行政中心、简称:
E为________省;F为________省;G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H的简称是________。
21.
请根据如下图中二省轮廓图,回答问题。(8分)

(1)图A是________省,行政中心是________,邻近该省的特别行政区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图B表示省的简称是________,与该省接壤的国家是________。
(3)A、B两省中,满族和鄂伦春族分布较集中的是________省。

(1)图A是________省,行政中心是________,邻近该省的特别行政区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图B表示省的简称是________,与该省接壤的国家是________。
(3)A、B两省中,满族和鄂伦春族分布较集中的是________省。
22.
(12分)读以下“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是________。图中从①→②→③→④,植被类型有何变化?________。图中⑤地和⑥地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和所处的温度带有何不同?耕地类型: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
(3)温度带:⑤是________带,⑥是________带。
(4)从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看,①②两地与③④两地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是________。图中从①→②→③→④,植被类型有何变化?________。图中⑤地和⑥地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和所处的温度带有何不同?耕地类型: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
(3)温度带:⑤是________带,⑥是________带。
(4)从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看,①②两地与③④两地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23.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以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材料二: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

(1)南水北调工程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________(河流)的水调往________地区;东线调水可利用________河道。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________水库调水,经过湖北、________、________等省输往北京、天津。
(4)试简要分析华北平原缺水的原因。
材料一: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以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材料二: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

(1)南水北调工程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________(河流)的水调往________地区;东线调水可利用________河道。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________水库调水,经过湖北、________、________等省输往北京、天津。
(4)试简要分析华北平原缺水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