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一中高三下期初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958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9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法律法规名称
内容或影响
1911年
晚清政府制定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条规
内容可分为户籍的管理、人籍、户籍、罚则四个部分,确立了户籍管理形式的统一、平等和保障私权的近代户籍管理原则。
1915年
北洋政府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县治户口编查规则》
规定,警察只是对户口调查负监督之责,调查户口的具体事务则主要由“地方自治策事会或乡长办理,以总策或乡长为调查长,策事或乡策为调查员。”
1916年
北洋政府颁布了《京兆各属户口编查单行细则》
1931年
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并于1934年进行第一次修订并实施,1946年第二次修订
分通则、籍别登记、身份登记、迁徙登记、变更登记、登记申请、罚则、附则等内容
1932年
颁布《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
通过保甲连坐的办法强化对民众、乡村的控制
1937年
颁布《保甲条例》
1941年
颁布《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
 
——摘编自《中国近代户籍制度变革探析》
材料二  195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2014年7月3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于日正式发布。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由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过渡和改革为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使公民获得统一的身份,充分体现公民有居住和迁移的自由权利,剥离、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功能,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
——百度新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近代户籍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目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
现代化模式为学术界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正是在西方国家现代化起步以后产生的外部刺激下,在西方殖民侵略的外部压力下,非西方国家在外来异质文明与本源传统文明的冲突中,迈向现代化历程。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起步晚,外来因素的冲击不可忽视,故被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即属于这种类型。”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上述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运用中外近代的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
3.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魁奈、狄德罗、爱尔维修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是“百科全书派”的领导人。他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中国的统治者明白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奉为楷模。霍尔巴哈宣称法国要想繁荣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
——《2014中国大时局》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和迁就的,这两样孰好孰歹,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不做议论;但或是仍旧用中国的老法子,或是改用西洋的新法子,这个国是,不可不首先决定。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 记得十几年前听老师在讲课中提及,人类未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但中国人的世纪,并不是我们狭窄的民族意识下的中国人统治全世界的想法,而是融合了几千年来不同的地域、不同思想,最后以中华民族文化为精神而成为世界大同的世纪。他说:“那将是一个融合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方法,中国文化的精神的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世纪这才是中国人的世纪的真义。”
——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P97页,复旦版,1996年。
(1)解释材料一中“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秉持他们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一在认识上有何共通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这一思想认识的现实逻辑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据朝鲜媒体报道,朝鲜方面2015年1月6日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这是朝鲜自2006年以来进行的第四次核试验,也是第一次氢弹试验。
2006年10月9日,朝中社报道称,朝鲜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2009年5月25日,朝中社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再次“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2013年2月12日,朝中社报道说,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韩国国防部估计爆炸当量为6000吨至7000吨梯恩梯。
——华夏经纬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做出参战决策的背景和目的。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描绘了一个大同的世界,而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理想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表述集中在《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从理想国的社会结构来看,这是一个以严格的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秩序社会。所有公民按其天赋分为三个等级:“智慧型”的公民阶层,即“爱智者”,他们最适合做国家的统治者。“勇敢型”的公民阶层,即“爱胜者”他们天生充满了激情和勇武精神,最适于担当保卫国家的重任。“爱利者”即只能从事农耕、手工、经商活动的劳动者。
——侯典芹《孔子与柏拉图的理想社会观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设计的共同之处。他们设计的相似原因有哪些?
(2)针对他们的设计,谈谈你的认识?

2.单选题(共2题)

6.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情况。对此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我国已建立起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处理机构
B.来信来访为党政机关与群众沟通的唯一渠道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D.信访内容多与党的政策及各项中心工作相关
7.
1929年到1933年,中国垦业银行、中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新华商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东莱银行等众多银行纷纷自北京、天津等地迁至上海。这反映出
A.日本入侵京津冲击当地金融业B.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巩固
C.经济危机促进金融业战略调整D.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