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
B.青藏地区比西北地区纬度低,所以夏季的气温比西北地区高 |
C.青藏地区多为外流河,西北地区多为内流河 |
D.青藏地区的人口密度比西北地区大 |
3.
下列做法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是()
A.在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的地方实行基塘生产 |
B.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 |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
D.在上海近郊发展乳畜业 |
10.
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农业生产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布局的是( )

【小题1】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
A.甲、乙之间 | B.甲、丙之间 |
C.丙、丁之间 | D.乙、丁之间 |
A.甲﹣﹣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B.乙﹣﹣大力发展畜牧业 |
C.丙﹣﹣大力发展喜凉作物 | D.丁﹣﹣大力发展水稻 |
2.填空题- (共2题)
3.解答题- (共6题)
15.

(1)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_______②_______。
(2)山脉③以东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_______,该区域易发生的山地灾害有_______等。
(4)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_______(双选)
(5)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素,简要分析E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举两点)________、_______。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_______②_______。
(2)山脉③以东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_______,该区域易发生的山地灾害有_______等。
(4)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_______(双选)
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 | B.地种植花卉疏菜,方便供应城区 |
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D.地发展海水养殖 |
17.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商品粮基地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
(2)上面的商品粮基地中,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有________(填序号),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有________(填序号),既种粮食又种花的有________(填序号)。

(1)写出图中商品粮基地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
(2)上面的商品粮基地中,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有________(填序号),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有________(填序号),既种粮食又种花的有________(填序号)。
18.
读“我国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名称,填入下面相应的空格处: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2)将图中字母序号代表的我国主要牧区名称,填入下面相应的空格处: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试比较①③⑧三大商品粮基地的耕作熟制的差异:
①________ ③________ ⑧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

(1)将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名称,填入下面相应的空格处: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2)将图中字母序号代表的我国主要牧区名称,填入下面相应的空格处: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试比较①③⑧三大商品粮基地的耕作熟制的差异:
①________ ③________ ⑧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
19.
季节变化是一种综合自然现象,在不同地区季节更迭情况各不相同。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的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南的季节变化情况最接近四个地区中的________地。
(2)简要描述丙地区季节变化特点。
(3)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请根据其季节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1)湖南的季节变化情况最接近四个地区中的________地。
(2)简要描述丙地区季节变化特点。
(3)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请根据其季节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20.
长绒棉以其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而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长绒棉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下面的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长绒棉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探究材料:新疆、埃及长绒棉分布图

尝试探究:
(1)地形与长绒棉分布新疆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山麓和盆地边缘的__________地带,地形平坦;埃及长绒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
(2)气候与长绒棉分布
新疆地区属_________气候区,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两地有利于长绒棉生长的共同气候条件是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
(3)水源与长绒棉分布新疆的山麓和盆地边缘地带有较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埃及的尼罗河为长绒棉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归纳总结:长绒棉的分布主要与地形、________和_______等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探究主题:影响长绒棉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探究材料:新疆、埃及长绒棉分布图

尝试探究:
(1)地形与长绒棉分布新疆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山麓和盆地边缘的__________地带,地形平坦;埃及长绒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
(2)气候与长绒棉分布
新疆地区属_________气候区,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两地有利于长绒棉生长的共同气候条件是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
(3)水源与长绒棉分布新疆的山麓和盆地边缘地带有较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埃及的尼罗河为长绒棉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归纳总结:长绒棉的分布主要与地形、________和_______等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