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4题)
A.内蒙古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
B.云贵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 |
D.青藏高原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

【小题1】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展生态旅游 |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 | D.山区水能资源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
B.②山脉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
C.③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
D.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
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且粗细均匀的“7”型细玻璃管,竖直部分长l=50cm,水平部分足够长,左边与大气相通,当温度t1=27℃时,竖直管内有一段长为h=10cm的水银柱,封闭着一段长为l1=30cm的空气柱,外界大气压始终保持P0=76cmHg,设0℃为273K,试求:
①被封闭气柱长度为l2=40cm时的温度t2;
②温宿升高至t3=177℃时,被封闭空气柱的长度l3.
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且粗细均匀的“7”型细玻璃管,竖直部分长l=50cm,水平部分足够长,左边与大气相通,当温度t1=27℃时,竖直管内有一段长为h=10cm的水银柱,封闭着一段长为l1=30cm的空气柱,外界大气压始终保持P0=76cmHg,设0℃为273K,试求:
①被封闭气柱长度为l2=40cm时的温度t2;
②温宿升高至t3=177℃时,被封闭空气柱的长度l3.

【小题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 B.东部高、西部低 |
C.中部高、四周低 | D.西部高、东部低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小题1】河口至陕县河段河流含沙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量减少 B. 河水湍急
C. 流经黄土高原 D. 支流少
【小题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 )
A. a河段景观 B. b河段景观
C. c河段景观 D. d河段景观
补充句子
①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blank#}1{#/blank#}。
②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景物抒发通达的宇宙观、人生观的诗句是:{#blank#}2{#/blank#},{#blank#}3{#/blank#}。
③{#blank#}4{#/blank#},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blank#}5{#/blank#}。(荀子《劝学》)
⑤{#blank#}6{#/blank#},白露未已。(《诗经•蒹葭》)
⑥江畔何人初见月,{#blank#}7{#/blank#}。(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1】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 B.人类活动 |
C.地势差异 | D.纬度位置 |
A.甲地的熟制可达到一年收获三次 |
B.甲、乙两地位于北方地区 |
C.丙、丁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D.我国南北温差夏季比冬季大 |

【小题1】上图中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的范围属于( )
A.干旱和半干旱区 |
B.半干旱区 |
C.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
D.湿润和半湿润区 |
A.减少对农作物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
B.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
C.培育优良畜种,提高草场利用率 |
D.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光光提供的旅行路线图。
【小题1】下列光光所发微博错误的是( )
A.沿路线1领略了天山风光的美丽 |
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 |
C.沿路线3感受到了壮族和藏族同胞的热情 |
D.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 |
A.甲地小桥、流水、人家 |
B.乙地的采茶歌曲委婉动听 |
C.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
D.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 |
2.解答题- (共4题)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
支流:A_______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B_______(2分)
(2)在图中用字母C标注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1分)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其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之称。(1分)
(4)D地形区为_______,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2分)
(5)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1分)
(6)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人海洋,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1分)
材料 某年7月5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发生山体滑坡。


(1)在左图适当的位置填出安徽省的简称。
(2)右图中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主要发生地区从①到② (山脉),经湖北省的西部、四川、云南省,到西藏东部一带。
(3)右图中③是 高原,④是 盆地,周围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4)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在山区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也有有利的方面,请写出两条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


(1)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低于0 ℃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3)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广东省东莞市属于图丙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东莞市的降水主要是因为 。(填字母)
A.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冬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丙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方面是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