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928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9

1.选择题(共21题)

1.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D.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多
2.
采取补充部分耕地,以确保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合理措施是(  )
A.整理复垦废弃土地B.实行退耕还林
C.大力围湖填海造田D.积极发展畜牧业
3.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耕地-内蒙古高原B.林地—大兴安岭C.草地—华北平原D.林地—塔里木盆地
4.
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当地气候B.人工降雨C.兴修水利工程D.防治水污染
5.
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本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具有( )
A. 利用类型不全 B. 地区分布不均
C. 耕地比重小   D. 后备耕地充分
【小题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 坚持农田农用 B. 扩大城市规模
C. 加快生态建设 D. 发展现代农业
6.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  )
A.东少西多B.春夏少,秋冬多
C.南少北多D.夏秋多,冬春少
7.
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西气东输工程
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
D.“三北”防护林工程
8.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
9.

将标有“220V 25W”的L1和标有“220V 40W”的L2先并联起来接到220V的电路中,后串联起来接入同一电路,则()

10.

将标有“220V 25W”的L1和标有“220V 40W”的L2先并联起来接到220V的电路中,后串联起来接入同一电路,则()

11.
(题文)“珍爱地球,从我做起”,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的是( )
A.太阳能B.铁矿C.森林D.水
12.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某校组织“爱心义卖”活动,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闲置的物品献爱心。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图书是“爱心义卖”活动中常见的物品,图书纸张的主要原料属于( )
①生物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可再生资源
④非可再生资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爱心义卖”活动有助于( )
A.锻炼个人销售能力B.实现物品循环利用
C.践行互助奉献精神D.活跃大家课余生活
13.
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依据是(  )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人口多,耕地少D.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4.
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布料、石油资源B.土地资源、水资源
C.森林资源、天然气资源D.闪电、水电
15.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
近年来,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其目的是(  )
A.充分利用渔业资源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C.减少海洋污染D.禁止海洋捕捞
17.
读图“南水北调工程图”,完成下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连接的四大流域是(  )
A.长江、黄河、海河、辽河B.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C.长江、珠江、辽河、黄河D.长江、黄河、淮河、金沙江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方案主要解决下列哪一地区缺水问题(  )
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黄土高原
18.
水资源和耕地匹配较差的是(   )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9.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  )
A.钾盐B.石油C.海盐D.锰矿
20.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

漫漫人生路,有无数的选择,但关键的只有几步。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    )

①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②多方面收集信息

③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④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2.解答题(共5题)

22.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_,人均_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②类型所在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4)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非常不合理,作为中学生他们应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少两条措施)   
23.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入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以解决其供水不足的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中,经过焦作市区的是________方案。   
(3)东线方案跨长江、________、黄河、________四大流域。   
(4)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严重,半数以上城市缺水。请问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24.
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资源均属于 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
(2)北方耕地应以_________(旱地、水田)为主,在灌溉方式上,应采用_____________等灌溉技术,提倡种植_____________作物。
(3)为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 引水工程,为有效调控北方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修建
(4)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 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5)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三点即可)
25.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______,其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有利于发展_______业。耕地、林地比重_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
(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______、______(山脉)和西南_______(山脉)。
(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______)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  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海(海域名称)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有______江、钱塘江等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有________流和________流(洋流性质)在此交汇等。   
(2)(2)图中A是________盐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盐场。
(3)图中B是________ 盐场,该地发展制盐业的气候优势是:位于海南岛_____部,为夏季风的________坡,降水________,利于海盐晒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