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2.
某少数民族民居为竹木结构,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建筑风格分析,居住在这里的典型少数民族是( )
【小题2】该少数民族具有传统特色的地方文化是( )
【小题1】根据建筑风格分析,居住在这里的典型少数民族是( )
A.侗族 | B.傣族 | C.鄂伦春族 | D.满族 |
A.桑巴舞 | B.火把节 | C.那达慕节 | D.泼水节 |
3.
2017年8月,某旅游团从我国云南边境出发,就近“出境游”,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
【小题2】一位游客说,“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的哪一地理特征( )
【小题3】几位游客讨论我国地理位置,错误的是( )
【小题1】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
A.尼泊尔 | B.缅甸 | C.印度 | D.不丹 |
A.经度跨度大 | B.纬度跨度大 | C.海域面积大 | D.东西跨度大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
C.从亚洲地理分区来讲,中国属于东亚 | D.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
8.
某天晚上,小雪同学画了一张“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面积比例与人口比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书说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小题2】我国下列地区终,人口最为稠密的是( )
【小题3】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小题1】图书说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北部多,南部少 | B.南部多,北部少 | C.西北部少,东南部多 | D.西部多,东部少 |
A.塔里木盆地 | B.喜马拉雅山脉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天山山脉 |
A.历史条件 | B.社会条件 | C.自然条件 | D.经济条件 |
20.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小题2】沿丙路线行走不可能到达( )

【小题1】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准噶尔盆地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2.解答题- (共4题)
22.
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中国冰雪名城哈尔滨开幕。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乔治·基里安先生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大冬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举办的世界级的综合性冬季体育赛事,共设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高山滑雪等12个大项,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材料二:如下图。

(1)这次运动会选择哈尔滨而没有选择广州,是因为哈尔冰冬季气温________,利于冰上项目的开展;广州冬季气温________,这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因素。
(2)由此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_;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据材料二,按照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的顺序,排列正确的( )
(4)四个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点是,一年中,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而________季降水较少;从图中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________、结束________,雨季________;北方雨季开始________,结束________,雨季________。
材料一: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中国冰雪名城哈尔滨开幕。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乔治·基里安先生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大冬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举办的世界级的综合性冬季体育赛事,共设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高山滑雪等12个大项,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材料二:如下图。

(1)这次运动会选择哈尔滨而没有选择广州,是因为哈尔冰冬季气温________,利于冰上项目的开展;广州冬季气温________,这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因素。
(2)由此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_;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据材料二,按照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的顺序,排列正确的( )
A. ①②③④ | B. ②③①④ | C. ④③②① | D. ②①③④ |
23.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长江两岸主要的直流名称。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5)葛洲坝和三峡都位于长江的______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1)写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长江两岸主要的直流名称。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平垸行洪 | B.退田还湖 | C.围湖造田 | D.植树造林 |
24.
读某河流流域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主要支流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写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平原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图中c是著名的水电站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d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瀑布。
黄河中游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主要支流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写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平原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图中c是著名的水电站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d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瀑布。
黄河中游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拓展延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请结合你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谈谈,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出哪些努力(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请结合你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谈谈,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出哪些努力(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