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3题)
7.
阅读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小题2】关于我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②人口老龄化加重
③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
④城镇人口比重下降

【小题1】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A.快速上升 | B.逐渐上升 |
C.逐渐下降 | D.基本持平 |
①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②人口老龄化加重
③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
④城镇人口比重下降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2.
暑假里,小明和爸妈去某外省旅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小明在街上看到大部分汽车挂的车牌都是“云”开头,你知道他去的是哪个省吗?( )
【小题2】小明在该省最有可能体验到的民族风情是( )
【小题1】小明在街上看到大部分汽车挂的车牌都是“云”开头,你知道他去的是哪个省吗?( )
A.山西省 | B.云南省 | C.湖南省 | D.江西省 |
A.火把节 | B.那达慕大会 | C.芦笙节 | D.泼水节 |
14.
读图,请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小题2】关于A. B 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处的温度带为中温带
B. A 处的干湿区为半干旱区
C. B 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 B 处的河流冬季会结冰

【小题1】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 | B.降水量减少 |
C.夏季风增强 | D.台风影响增多 |
A. A 处的温度带为中温带
B. A 处的干湿区为半干旱区
C. B 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 B 处的河流冬季会结冰
23.
关于我国灾害性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是指小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
B.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和特大暴雨造成的 |
C.沙尘暴不仅发生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也大范围存在 |
D.洪涝和干旱对我国影响并不是很大 |
2.解答题- (共5题)
24.
读“我国位置图”和“我国四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我国位于亚洲的______,太平洋的______。南部被______(重要纬线)穿过,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带,小部分位于______带。
(2)读图,我国东西跨经度约______度,跨五个时区,因此当东部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______。
A、做早操 B、吃午饭 C、傍晚锻炼 D、深夜巡逻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这种气候差异主要是受到______因素影响。
(4)我国濒临的海洋中,全部位于热带的是______.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读图,我国位于亚洲的______,太平洋的______。南部被______(重要纬线)穿过,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带,小部分位于______带。
(2)读图,我国东西跨经度约______度,跨五个时区,因此当东部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______。
A、做早操 B、吃午饭 C、傍晚锻炼 D、深夜巡逻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这种气候差异主要是受到______因素影响。
(4)我国濒临的海洋中,全部位于热带的是______.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5.
读“我国人口密度图”“我国东、西部面积比例和人口比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虚线是“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地区,面积占全国的______,人口占全国的______,人口密度______(大/小);以西地区人口密度______(大/小).
(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的平原有______(平原)、______(平原)和_____(盆地).
(3)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______多,______少。

(1)图中虚线是“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地区,面积占全国的______,人口占全国的______,人口密度______(大/小);以西地区人口密度______(大/小).
(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的平原有______(平原)、______(平原)和_____(盆地).
(3)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______多,______少。
26.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段,河口镇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段,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段。
(1)李白曾写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 天上”是 指_____山脉,“海”指的是黄河最终注入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①_______,②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_____,接纳了两条重要的支流:A 汾河和 B____。 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因此问题突出,导致大量泥沙下泄, 河流含沙量大增。
(4)黄河下游游荡在_____(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使 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 4-5 米,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
(5)“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________。

材料: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段,河口镇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段,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段。
(1)李白曾写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 天上”是 指_____山脉,“海”指的是黄河最终注入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①_______,②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_____,接纳了两条重要的支流:A 汾河和 B____。 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因此问题突出,导致大量泥沙下泄, 河流含沙量大增。
(4)黄河下游游荡在_____(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使 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 4-5 米,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
(5)“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________。
27.
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我国地势西_____东______,呈________分布。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致沿 (山脉),太行山, (山脉),雪峰山一线。
(3)大兴安岭东侧的地形区是 (平原),西侧是 (高原)。
(4)图中字母N所代表的河流是 ,我国在B处兴建了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字母)。
(5)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高原:D__________ 山脉:E__________ 盆地:F__________

(1)由图可知,我国地势西_____东______,呈________分布。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致沿 (山脉),太行山, (山脉),雪峰山一线。
(3)大兴安岭东侧的地形区是 (平原),西侧是 (高原)。
(4)图中字母N所代表的河流是 ,我国在B处兴建了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字母)。
(5)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高原:D__________ 山脉:E__________ 盆地:F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