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练习 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901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0

1.选择题(共19题)

1.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青稞、水稻B.高粱、玉米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
2.
下图中甲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乙为某地劳动场景,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甲中山脉a,该山脉的名称是( )
A.昆仑山B.秦岭C.祁连山D.武夷山
【小题2】图乙所展现的农业劳动场景,主要分布于图甲中的( )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我国(   )
A.8月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4.
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5.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

6.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我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7.
下列叙述中,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①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A.①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③⑤
8.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为补血剂,铁红(Fe2O3)可作为颜料,制备FeCO3和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FeCO3 FeO+CO2↑,4FeO+O2=2Fe2O3

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为补血剂,铁红(Fe2O3)可作为颜料,制备FeCO3和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FeCO3 FeO+CO2↑,4FeO+O2=2Fe2O3

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为补血剂,铁红(Fe2O3)可作为颜料,制备FeCO3和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FeCO3 FeO+CO2↑,4FeO+O2=2Fe2O3

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的是(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②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400毫米平等降水线     ④ 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A. ①②B. ②④ C. ① ②④D. ①③④
12.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13.
下列各选项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①土地   ②赛龙舟  ③泼水节    ④冰灯  ⑤窑洞  ⑥独木成林
A.①④⑥B.①②⑤C.①④⑤D.②③④⑥
14.
下列省区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山东省B.湖北省C.江苏省D.四川省
15.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选项不以其为分界的是(  )
A.水田和旱田B.小麦和水稻C.工业和农业D.南方和北方
16.
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的是
A.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我国7月20℃等温线
D.我国1月0℃等温线
17.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D.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先大致经过的地方
18.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A.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1月0℃等温线
C.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9.
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
A.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B.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填空题(共2题)

20.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________ 为分界线,它也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________ 的分界线.
21.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_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重合,还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________的界线.

3.解答题(共3题)

22.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风格的千差万别是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结果。地形和气候是影响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方,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泄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水少,气候干旱的地区,屋顶一般较平。
请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建筑特点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
(1)在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的一些城市,街道两旁的商店,将二楼的晒台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成为“行人廊”俗称“骑楼”。在湘、黔、桂交界地区的侗族居住地,河流上的桥大多是带屋顶的,当地叫“风水桥”或“廊桥”。“骑楼”和“廊桥”的作用是什么?这种建筑表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民居的屋顶很平,像个平台,屋顶上可以晒玉米,辣椒等。在吐鲁番盆地常见的是平顶房,到了夏季,有些人家会在房顶上露宿。为什么这些地区多平顶房?这放映当地的什么气候特征?
(3)延安的传统民居建筑有什么特色?是否与地形和气候有关?
23.
学以致用.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对应位置描绘秦岭﹣﹣淮河一线;在适当位置填注南海的名称.
(2)关于A、B、C、D四个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 A地区地处暖温带、湿润地区 B. B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
C. C地区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D地区河流流量大,有冰期
(3)填表对比C、D两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异同点.
 
C地区
D地区
相同的有利条件
________
不同的有利条件
________
________ 
 
24.
地理信息筛选与整理。如图思维导图中罗列的“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可能看到的地理现象”中,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请你判断一下,将你认为正确的描述序号填入表格中。

 
序号
秦岭淮河以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秦岭淮河以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