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3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
【乙】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唐甄《琢冰》)

①荒漠与绿洲是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植被景观
②乙地区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丙地区经济从劳动密集型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为主
④丁地区位于祖国南大门,珠江口岸西侧,毗邻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不因个人喜好而拒绝老师
②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老师,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
③正确认识老师教育的目的
④等待老师与我们交流,不要轻易主动的和老师接触
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漂流”、“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动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 B.台湾被誉为“鱼米之乡” |
C.台湾的最高峰玉山和阿里山中的日月潭都是台湾有名的风景区 | D.台湾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稻米 |
A.我从深圳罗湖口岸进入香港,游完香港后再乘船回到澳门 |
B.到香港、澳门旅游的游客中,有不少来自内陆 |
C.澳门比香港面积更小,人口更稠密 |
D.香港的博彩业十分发达,开设了很多赌场 |
A.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加工为主 |
B.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
C.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
D.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
A.台湾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 |
B.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
C.亚热带、热带水果丰富,被称为“水果之乡” |
D.台湾岛东南部迎风海岸盛产海盐,有“东南盐库”之称 |
2.解答题- (共4题)
材料一:入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旱情发展迅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受旱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状况分布图。

(1)此次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是( )
A. 冬小麦 | B. 水稻 | C. 玉米 | D. 甘蔗 |
(3)我国北方地区经常产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布具有________特点。
(4)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________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黄土高原的气候和植被特点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1)①处是 山脉;②处(阴影部分)是 工业区。
(2)③处地形不断向渤海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
(3)从地理位置、对外联系、交通、资源等方面,简述大连市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


第一站
(1)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西柏坡。西柏坡地处B (山脉)。该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你能说出它是哪些地理分界线吗?(至少两条)
第二站
(2)在领略了巍峨的山地风光,参观了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后,继续驱车前往壶口瀑布,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你能根据下图所示信息说明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泥沙含量大增吗,为什么?


第三站
(3)越过黄河,进入陕西省境内,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茂密,与他们想象的有很大的反差。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你知道当地的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和改善的措施吗?(至少三条)
第四站
(4)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行政中心西安。西安南依A (山脉)。我国有多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该山脉,其中有哪些气候分界线经过该山脉?
返程
从西安乘火车返回济南,完成本次的“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