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1.
【小题2】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我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 B.大部分位于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
C.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 D.我国是一个内陆国家 |
A.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 B.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
C.帕米尔高原 |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
2.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
A.东少西多 | B.东南部人口稀疏,西北部人口稠密 |
C.南多北少 | D.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
3.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1930年、1970年、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为( )
【小题2】该地区人口变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小题1】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为(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自然增长率上升 | D.人口出生率提高 |
A.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 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
C.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 D.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 |
8.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读我国广东、福建等地蜂农东线放蜂路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追花夺蜜”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小题2】影响蜂农“追花夺蜜”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追花夺蜜”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 B.铁路运输 |
C.水路航运 | D.公路运输 |
A.地形 | B.气温 | C.降水 | D.海陆 |
9.
【小题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城市的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图,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 )
读“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大陆性气候显著 | B.季风性气候显著 | C.海洋性气候显著 | D.地形复杂多样 |
1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
14.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基本图表资料,据图分析回答下题。

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丰富,无旱灾但洪灾频发 |
B.地形以山地为主,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
C.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的边境地区 |
D.每平方千米的人口在100人以上 |
2.解答题- (共5题)
17.
读中国政区略图,回答问题。

(1)A、B、C、D四省中,有两个简称的是__________(填省区名称),不与自治区相邻的是_________(填简称)。
(2)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长江都发源于_____________(地形区)。
(3)图中曲线PP′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造成该线东西两侧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1)A、B、C、D四省中,有两个简称的是__________(填省区名称),不与自治区相邻的是_________(填简称)。
(2)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长江都发源于_____________(地形区)。
(3)图中曲线PP′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造成该线东西两侧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18.
2016年我国在长江流域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③______(水利枢纽名称)
(2)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3)落差影响流速,支流的数量和降水的多少影响外流河流量。图中甲、乙两处,流量更大的是 __________,流速更快的是 __________。
(4)长江干流南岸的支流通常比北岸的支流先进入汛期,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③______(水利枢纽名称)
(2)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①山脉—巴颜喀拉山 | B.②河流—赣江 |
C.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 D.④河流流向—自南向北 |
(4)长江干流南岸的支流通常比北岸的支流先进入汛期,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为构建流域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上游水土流失,缓解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
19.
读下图,完成各题。

(1)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如图一中①山脉的东侧是_____________(地形区),其气候类型图三中的__________(填图的代码)。
(2)从图二中可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顺着地势,我国的众多大河滚滚______,有利于东西交通。
(3)邻国A______________,河流B____________。该河流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

(1)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如图一中①山脉的东侧是_____________(地形区),其气候类型图三中的__________(填图的代码)。
(2)从图二中可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顺着地势,我国的众多大河滚滚______,有利于东西交通。
(3)邻国A______________,河流B____________。该河流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
20.
读我国气象灾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______路径,B为______路径。
(2)地震属于地质灾害,2017年12月19日在辽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了4.4级地震,沈阳有明显震感,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下列自救错误的是(_______)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______路径,B为______路径。
(2)地震属于地质灾害,2017年12月19日在辽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了4.4级地震,沈阳有明显震感,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下列自救错误的是(_______)
A.教室内,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
B.场馆内,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
C.楼道内,远离窗户,坐电梯迅速离开 |
D.卧室中,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