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89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选择题(共30题)

1.
黑龙江省北部冬季寒冷漫长,而海南岛南部终年如夏,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2.
冶炼钢铁的工业生产过程属于( )
A.从自然界获取能源的过程B.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的过程C.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D.对原材料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3.
我国是一个(  )
A.没有海域的内陆国家B.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岛屿众多的群岛国家D.海陆兼备的沿海大国
4.
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棉花B.甘蔗C.小麦D.水稻
5.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6.
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
A.秦岭—淮河线B.漠河—腾冲线C.天山—阴山线D.黑河—腾冲线
7.
下列地方戏与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连线正确的是( )
A.秦腔—河南B.湘剧—湖北C.豫剧—河北D.陇剧—甘肃
8.
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实行计划生育B.保护环境C.改革开放D.科教兴国
9.
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指的:()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10.“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
从径流带分布看,塔里木盆地位于( )
A.缺水带B.少水带C.平水带D.丰水带
12.
寒潮、洪涝、干旱、台风都属于( )
A.地质灾害B.海洋灾害C.气象灾害D.生物灾害
13.
黄土高原( )
A.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B.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C.辽阔坦荡,草场广布D.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14.
下列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A.阿尔泰山脉B.祁连山脉C.太行山脉D.长白山脉
15.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了我国气候的什么特征( )
A.气候复杂多样B.垂直变化明显C.季风气候显著D.大陆性特征明显
16.

   读长江流域略图。

【小题1】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山脉—巴颜喀拉山 B. ②城市—重庆
C. 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D. ④河流—湘江
【小题2】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是(  )
A. 甲处流速较慢 B. 乙处流量较小
C. 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 乙处有结冰期
17.
下列土地资源中,不属于农业用地的是( )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
18.
以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B.推广节水产品和技术
C.大幅度提高水价D.生活用水,一水用多
19.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少、平原多,耕地比重大B.土地资源分布均匀
C.后备耕地资源充足D.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小
20.
我国水资源具有南丰北缺的分布特点,解决这一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有( )
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提高水价D.退耕还林
21.
可再生资源不包括( )
A.生物资源B.气候资源C.水资源D.矿产资源
22.
我国四大牧区中盛产哈萨克羊的是( )
A.西藏地区B.新疆地区C.青海牧区D.内蒙古牧区
23.
我国在土地利用中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 )
A.草场退化B.土地荒漠化C.优质耕地面积减少D.森林面积减少
24.
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地区,其有利条件有
A.地形平坦B.土壤肥沃
C.水热条件较好D.以上都是
25.
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电子信息B.航空航天C.医药制造D.玩具制造
26.
“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些俗语说明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产业是( )
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业D.服务业
27.
具有“速度快,价格高,运量小,容易受天气条件限制”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管道运输D.航空运输
28.
面对农业生产的严峻形势,我国必须( )
A.大量开发后备土地B.加强劳动力的投入
C.依靠科技进步D.开垦西北草原发展种植业
29.
徐州是哪两条铁路干线的交会地( )
A.京广线、陇海线B.成昆线、沪昆线
C.京沪线、陇海线D.京沪线、沪昆线
30.
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的独特民居是( )
A.窑洞B.竹楼C.蒙古包D.四合院

2.解答题(共4题)

31.
读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夏季气温低可以判断______处于青藏高原地区,①、②、③三地降水都集中于______季。
(2)四个城市中合乎“气温年较差大,干旱少雨”特征的是______,这是典型的______气候。
(3)从干湿程度看,②地属于______区。
3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表示的是______省,其行政中心为______。
(2)图中分布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______(填序号),①省区主要分布的少数民主族是______族。
(3)与④省区相邻的国家是______。
3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A区域以______为主,B区域以______为主。(水田、旱地)
(2)①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适宜发展______(渔业、林业、畜牧业)。
(3)图中②、③、④三地位于林区的是______。
3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工业基地中,③表示的是______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的是______(填序号)。
(2)图中四个工业基地都位于______(沿海、内陆)地区,交通便利,联结②、④两个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______线。
(3)10万吨大米从③地区运往②地区,应该选择______运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