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4题)
5.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有关,能够最有效地减轻这种天气灾害的人类活动是( )
A.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 B.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
C.适当增加草场载蓄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 D.不断开垦草原,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 |
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
10.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猴子形的输液固定板。该固定板带有提示功能:当手放在凸起的猴嘴上时,显示屏出现动画;手超出范围就自动关闭动画,提醒儿童手不可乱动,以防针头错位造成伤害。以下技术试验不恰当的是( )
19.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同城效应”起决定作用的运输方式是( )
【小题3】乌镇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主要得益于何种气候类型( )
【小题4】到乌镇旅游,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美食或者带点当地特产,你认为哪个不是当地的特产?( )
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乌镇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之称。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小题1】你认为下列哪一地区的旅游风光与乌镇差异较大( )A.浙江湖州南浔古镇 | B.江苏昆山周庄古镇 |
C.浙江嘉善西塘古镇 | D.山西平遥古城 |
A.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 B.发达的近海运输![]() |
C.便利的内河运水运 ![]() | D.发展的航空运输 |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A.糯米糕 | B.清蒸鱼 | C.丝巾 | D.大枣 |
21.
读辽中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城市的名称是
【小题2】A城市所在的海域是
【小题3】辽中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小题4】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

【小题1】A城市的名称是
A.大连 | B.秦皇岛 | C.天津 | D.烟台 |
A.渤海 | B.黄海 | C.东海 | D.南海 |
A.开发历史早,工业基础好 | B.水陆交通便利 |
C.人才优势大,科技水平高 | D.自然资源丰富 |
A.平原地区 | B.低纬度地区 | C.沿铁路分布 | D.沿海分布 |
2.解答题- (共4题)
25.
读下图,回答问题。
(2)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被称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其有利条件有:地形条件:________;河湖条件:________。
(3)位于该地区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工业基地,其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
(4)在上海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条件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提示:从位置、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下图)
材料二: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行,主要任务是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1)图中A是______市,B是_______市,D是_______铁路,E是________海。(2)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被称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其有利条件有:地形条件:________;河湖条件:________。
(3)位于该地区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工业基地,其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
(4)在上海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条件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提示:从位置、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26.
读“南方地区”图,回答:

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山脉;③_______山脉
⑨(河流)_______。图中B地工业基地是_______
⑵我国南方地区_______(能源)资源丰富,但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南方地区地形_______,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_______为主;东部为交错分布平原与低山丘陵。
⑷该区域水热充足,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_______色的土壤.其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

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山脉;③_______山脉
⑨(河流)_______。图中B地工业基地是_______
⑵我国南方地区_______(能源)资源丰富,但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南方地区地形_______,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_______为主;东部为交错分布平原与低山丘陵。
⑷该区域水热充足,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_______色的土壤.其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
27.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⑴从四大区域来看,B是_______地区
⑵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
⑶A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C地区的农作物熟制_______.
⑷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__.
⑸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___,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
⑹C区域到B区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
⑺下列叙述与区域B无关的是_______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⑴从四大区域来看,B是_______地区
⑵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
⑶A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C地区的农作物熟制_______.
⑷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__.
⑸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___,森林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
⑹C区域到B区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
⑺下列叙述与区域B无关的是_______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28.
读“东北三省”图,回答

⑴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线,其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
⑵图中①代表的是_______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等作用(两点)。
⑶①地曾经是沼泽遍地的、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 的“米粮仓”。请简要说明①地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1、_______2、_______
⑷图中②是_______工业基地。主要以_______工业为主。
⑸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由于_______、_______等原因(至少写两点)其经济发展出现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⑴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线,其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
⑵图中①代表的是_______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等作用(两点)。
⑶①地曾经是沼泽遍地的、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 的“米粮仓”。请简要说明①地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1、_______2、_______
⑷图中②是_______工业基地。主要以_______工业为主。
⑸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由于_______、_______等原因(至少写两点)其经济发展出现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