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 第四章第2节 农业 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890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5

1.选择题(共5题)

1.
读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小题2】下列经济作物中甲省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是(  )
A.甘蔗B.黄麻C.棉花D.花生
2.
我国农业耕作因纬度、日照、积温、农业机械化程度、农耕农艺措施及技术水平不同,各地在制定农业区划、规划时对针地域特点作出不同的方案,在农业上亦称“因地制宜”.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下列图示的土地资源的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 )
A.a﹣旱地、b﹣水田、c﹣林地、d﹣草地
B.a﹣水田、b﹣旱地、c﹣林地、d﹣草地
C.a﹣耕地、b﹣草地、c﹣林地、d﹣荒地
D.a﹣水田、b﹣林地、c﹣草地、d﹣旱地
【小题2】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江南丘陵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长江三角洲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业
C.北方干旱地区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业
D.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种植业
3.
读“我国某水果主产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水果为
A.柑橘B.苹果C.香蕉D.樱桃
【小题2】与中西部主产区相比,东部主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降水少,适宜苹果生长
C.苹果主要分布于平原区
D.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4.
2016年5月8日,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在昌平闭幕.本届嘉年华集中展示了10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让市民领略了绿色科技的魅力,成为北京都市农业的一张绚丽“名片”.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以下关于农业科技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柱种植蔬菜﹣利于灌溉施肥
B.会转的草莓架﹣均匀接受光照
C.水培种植韭菜﹣确保水分充足
D.带二维码瓜菜﹣加农户微信群
【小题2】北京市民参加农业嘉年华活动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内河航运D.公路运输
【小题3】都市农业的发展主要( )
A.提供丰富的农产品B.主要考虑本地自然条件
C.缓解粮食需求压力D.吸引市民从事农业生产
5.
我国茶叶生产主要几种在南方地区,贺州市昭平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呈酸性呈弱酸性,峰高雾矮,山地较多,适宜茶叶生长,被茶叶专家称为中国最适宜绿茶生长的地方.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茶树按中国农作物种类划分属于( )
A.粮食作物B.纤维作物C.糖料作物D.饮料作物
【小题2】影响昭平县茶树种植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A.市场B.地形C.土壤D.气候

2.解答题(共2题)

6.
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⑵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平原;
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盆地。
⑶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
东部又以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南方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为主;
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_为主。
⑷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条件的差异。
7.
读“我国主要牧区和优良牲畜品种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主要牧区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优良牲畜的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 。
(3)图中界线M大致是年降水量________毫米的界线,试述该线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