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地理(湖南专用)一轮复习检测题:中国的自然环境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5866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2

1.选择题(共17题)

1.
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下列河流中,有“一碗水,半碗泥”说法的是
A.珠江B.辽河C.黄河D.海河
5.
关于我国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三省雨热同期,适合甘蔗的种植
B.长江三角洲温和湿润,是重要畜牧业区
C.青藏地区夏季热量充足,瓜果特别甜
D.新疆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
6.
成语“蜀犬吠日”指的是: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蜀犬吠日”发生在(  )
A.四川盆地B.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土高原
【小题2】那里的狗为什么不常见太阳?(  )
A.当地海拔高,难见太阳B.当地群山环绕,多云雾
C.当地楼层过高,挡住阳光D.当地常发生沙尘暴,挡住阳光
7.
读中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地形区③平均海拔在 500 米以下,属于我国地势的( )
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以上都不对
【小题2】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有( )
A.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B.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
C.季风气候区面积增大D.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8.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读下列山脉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山脉两侧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山脉是江西省和湖南省
B.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C.③山脉南北两侧植被没有明显差异
D.④山脉是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小题2】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有“白山黑水”之称的是( )
A.aB.bC.bD.d
9.
有我国“黄金水道”之称的内河航道是
A.珠江B.黄河C.松花江D.长江
10.
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盆地和平原为主 B.四川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1.
根据上题,判断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B.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C.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D.造成我国资源匮乏
12.当a{#blank#}1{#/blank#}时,关于x的方程(a﹣2)x2+2x﹣3=0是一元二次方程.
13.
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源头至宜宾河段B.三峡河段
C.宜昌至宜宾河段D.川江河段
14.
有“世界屋脊”之称,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B.青藏高原
C.伊朗高原D.德干高原
15.
下列地势特征中,与我国地势特征相一致的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分为南、中、北三列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16.
关于山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B.高山草地可以放牧
C.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D.森林资源贫乏
17.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较,它是唯一有着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图,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炎热

2.解答题(共6题)

18.
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乙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  ,湖泊E是   .
(2)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
(3) 黄河发源地F:  山; 注入海域C:   ;黄河是我国第 长河;主要支流A是 ;长江发源地D:  山; 注入海域B:   ;主要支流A是 .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治理长江的主要任务是    .长江的洪水对 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5)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它们的分水岭是   . 。   
(6)初春时节,黄河部分河段往往形成凌汛,图中甲、乙两处,容易形成凌汛的是____处。
(7)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①_________ 平原,② ___________ 平原。
19.
读图1“长江流域示意图”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技术、人才、信息,通过众多________和________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________市场。
(2)写出一条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洪灾的原因________并提出相应的防洪对策________。
(3)根据下列描述,在图1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4)据图2分析,20 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______(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______(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
20.
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A或B)图,它来自________地区,性质是________,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________。   
(2)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来自洋的太平洋上的________季风和印度洋上空的________季风,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   
(3)根据你的感受,我们日照市冬季的主导风向是________风。
21.
图为“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高原,上游________(水或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________(平原或山地)地区,最后注入________洋.
(2)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__(地上或地下)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________(植树种草或开垦耕地),减少水土流失.
(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素有“________水道”的美誉.
(4)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和________北地区.为了缓解此地缺水问题,我国建设了________工程,该工程共分为三条输水方案,其中东线工程利用________河道,连通了海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水系.
22.
读祖国气候类型图,按要求填出相关内容:

(1)填出下面的气候类型:A________气候、C________气候、D________气候、E________气候.
(2)填出东平的具体情况:按照气候类型,东平(B)属于________气候,按照温度带,东平属于________带,按照干湿地区,东平属于________地区.
23.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①最终流入________海。   
(2)图中A是________(山脉)。   
(3)图中B所示的高原是________。   
(4)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土质________,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疏,另外人们采矿、修路,长期的过度________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9